《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有一种讲法,说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师徒二人经常讨论小说创作。老师先写了《水浒传》,然后,又对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因而,这两部小说在人物描写、情节处理上很有些相似之处。比如,林冲与张飞都是豹头环眼,都使用丈八蛇矛。朱仝绰号“美髯公”,也是关云长的形象特征。诸多战争场面,两军对垒,两部名著也采用了相似的描写手法。题主所提问题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也是有很多相仿之处,吴用的身上有诸多诸葛亮的影子。或者说,在小说中,诸葛亮就是吴用的升级版和加强版。那么,这两个以智谋取胜的人物,到底谁的谋略更高一些呢?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诸葛亮、吴用都是见诸历史记载的人物,只不过诸葛亮是大历史人物,吴用则多见于野史笔记,是一个江湖中的小人物。但是,诸葛亮、吴用在小说中都是被演义了的文学艺术形象。诸葛亮的多智与吴用的多谋,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小说家夸大了,尤其是吴用,几乎全是虚构。因而,绿野老道便按照《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文学艺术形象来比较吴用和诸葛亮的谋略。

诸葛亮算无遗策,每个计谋都从战略高度设计,大局观明显高于吴用。陈澹然在《寤言二·迁都建藩议》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诸葛亮是大智慧、大智谋,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对东汉末年的局势作出了准确的判断。然后,效仿姜子牙高卧隆中,以待天时。当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孔明之时,诸葛亮献出《隆中对》,为刘备量身打造了问鼎中原、光复汉室的王霸战略。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很多观点认为,诸葛亮这一战略从一开始就是失误的。绿野老道并不敢苟同此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崛起的刘备集团是三国中最弱的,要地盘无地盘,四处漂泊,无处安身。“兵不满三千,将只关张赵云”,别说兵强马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就是东吴的实力也远远高于刘备。当时,刘备依附汉室宗亲刘表,在蔡氏集团的挤压下,差点又将沦落为丧家之犬。幸亏此时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稳稳盘踞在新野养精蓄锐,以待时变。面对曹操的攻势,又安全的转进夏口,很快便接替了刘琦的万余兵将。

刘备在夏口抓住赤壁之战的机遇,迅速占领荆州,达成了三分天下的第一步。然后,率兵进川,掠取巴蜀、汉中等地,实现了诸葛亮占据荆州,取益州以为家的战略谋划。下一步就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样钳形的攻势,多为后来大战略家所采用。最为著名的就是忽必烈对南宋的钳形大包围,最终灭掉了南宋。

当然,诸葛亮的这一战略设计最终未能实现,原因就是荆州失守,蜀汉面临西北的曹魏和东南的孙吴夹击,自保尚且有虞,逐鹿中原便成泡影。要说诸葛亮的失误,并非《隆中对》的战略失误,而是刘备集团实在没有合适的大将固守荆州,完成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战略计划。

不多举例,诸葛亮仅这一宏大的夺取天下的谋略是吴用所不能及其万一的。吴学究从智取生辰纲开始,到最终随宋江投降朝廷,并不是主观的谋略设计,而是被动的接受时局的变化。吴用无谋划全局的能力,自然不能谋划梁山之一域。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诸葛亮受命于时,肩负时代使命,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建立功业。诸葛亮起于乱世,在三国历史画卷中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王霸之业,成为历史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呼唤英雄。诸葛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羽扇纶巾赴征尘”,从一介书生成长为蜀汉丞相。然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的这首七律,便是对诸葛亮的最好评价。诸葛亮智谋堪比萧何、曹参,而其治国安邦的能力与伊尹、姜子牙也在伯仲之间。因而,诸葛亮的大智慧使他成为中国民间智慧的化身。杜甫的时代没有《三国演义》,在诗人的笔下,诸葛亮远比罗贯中的要真实可信。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吴用则委身草寇,所用之谋无非是袭扰州府、荡平土著武装,做些打家劫舍的勾当。诸葛亮是大智慧,吴学究则小计谋。水泊梁山的事业远远无法企及蜀汉霸业,吴用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国。这是时代和人生际遇造成的历史人物的局限性。真实的吴用只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的野史笔记中,除了九天玄女天书上有“吴学究”的名字外,就是参与了晁盖打劫生辰纲的行动。《水浒传》的吴用也不过是出身于乡间学馆的学究,无法跻身于庙堂而施展其智谋天赋。续书《征四寇》所表现得吴用,虽然也为安邦保境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但与诸葛亮相比,缺乏历史的真实性和厚重感。更没有治国安邦的机遇或者能力。《征四寇》中说,安道全、萧让、金大坚等人因为个人特殊才能而被皇帝征用,假如吴用果有诸葛的智谋与能力,或许也有机会就此进入更高层机构,在大宋风雨飘摇的乱世建立功业。

诸葛用计多正能量,吴用设谋多阴谋诡计。《三国演义》以汉室为正统,代表汉室的势力是刘备集团,因而,诸葛亮就是书中的正面人物。无论他设计弄谁,都会让读者感到很爽。如果计谋不成,读者会为之扼腕甚至“看三国流泪”。五丈原诸葛亮大星陨落,读者无不叹息,为一代智慧的化身的归去而洒泪。而当死诸葛吓退活仲达,遗书斩魏延,读者则又得到无比的宽慰。至于气死周公瑾,草船骗阿瞒,空城退司马,说白了都是阴谋。但因为这些人在书中都是诸葛亮的对立面,被诸葛算计,绝大多数人都会因此而抚掌称快。

吴用用计也是非常厉害的,但吴用所算计的人无论敌我,想弄谁便弄谁,很多时候出于个人进退出处。试举两例。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智取生辰纲曾一度作为反贪官的高级智谋被渲染,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吴用在这一“智取”行动中错漏百出,竟然让一个赌徒轻而易举的破了案。是吴用“无用”吗?绝对不是。从后来吴用帮助宋江东征西讨计无不成的表现来看,智取生辰纲的种种失算,应当是吴用的故意。吴用深知晁盖只愿意安于现状,得了一笔财富还继续当他的保正。而这种弥天大案说不定哪天就东窗事发了,临时退身保全肯定不行。于是,吴用在说服三阮加盟行动时,仔细考察了水泊梁山的情况,早早的谋划了退路。而吴用又担心晁盖不愿走,所以,在作案时留下种种破绽,让官府破案,走了一着险棋。果然,宋江冒死报信,晁盖还在庄上赖了好几个时辰,直到朱仝雷横杀进来才跑路。

吴用这是在为自己设计退路,如果把计划做得周密些,区区一个赌徒岂能说破这起弥天大案?前一年,生辰纲同样被劫,但官府却无法破案,难道当时还有比吴用更为高明的智谋之士?施耐庵没有说,看官们可以自己理解。

另一个大漏勺则是为救宋江造假信的事情。吴用不仅在父亲给儿子的家信中用了图章,而且用了蔡京早就不用的官衔低得多的图章。这种“天下读书人尽知”的错误,竟然出在水浒第一谋士身上,实在是说不通。吴用这是故意的,意在逼晁盖亲自率领人马闹江州,让梁山彻底走上与官府作对的道路。只有把事情闹大,才有与朝廷谈条件而招安的本钱。后来事实也证明,朝廷屡次派兵攻打梁山,经历失败之后才意识到梁山做大了,于是,开始招安。晁盖在梁山不思进取,吴用深感不安,王伦的下场恐怕就是晁盖的下场,总有一天梁山泊要变成弟兄们的葬身之所。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吴用以此逼迫晁盖血染浔阳江口,迎接新主宋江上山。梁山泊分来踏去的人物中,只有吴学究是最坚定的造反者,也是最坚定的招安者。

然而,吴用的这两次私底下的用计,被绝大多数看官误以为吴用真的“无用”。因为,这是阴谋,吴用算计的是心腹兄弟,说到底也是在为自己的前途用了阴谋诡计,充满了负能量,也为吴用的智谋得分大打折扣。

战场上的表现吴用丝毫不差,有的计谋连诸葛亮也要点赞。最著名的是三打祝家庄、二次攻打曾头市,以及轻而易举攻破东平府和东昌府两座城池。这些战役都体现出吴用的智谋,在局部战斗中,《水浒传》的用计也很精彩。

比如,攻打曾头市,晁盖没有带吴用,结果处处被动挨打,落得个兵败身亡的结果。宋江再打曾头市,吴用从头谋划,简直算无遗策。从战前情报,到战场指挥,只把曾头市人马荡个一干二净。最精彩的是活捉史文恭,吴用算定史文恭必然可以从战场上脱身,便故意留了一条口子,引诱他往卢俊义把守的路口上跑。果然,卢俊义轻而易举的将史文恭擒获。

《水浒传》中的吴用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谁的谋略更高一些

即便是诸葛亮用计,大概也是如此吧。所以,施耐庵在吴用出场时写了一首《临江仙》以赞之: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看来,施耐庵笔下的吴用还真不应该被谐音为“无用”呢。至于施耐庵的曲笔深意,把强盗写成好汉,把“无用”写成吴用,那是“隐水浒”的讨论范围,也大致类似风月宝鉴之类的读法,这是另外一回事。

总之,诸葛亮是庙堂之谋,吴用是草寇之智,天上地下,不在一个层级之上。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