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李楠在比赛最后阶段的战术布置有些问题。
周琦罚球 2 中 1,此时男篮领先 3 分,时间还剩下 12 秒。这时,李楠示意孙铭徽主动犯规,送波兰人上罚球线。此举是为了在领先的情况下获得球权,赢得更稳妥。此战术本身并无问题,但在昨天的中国队身上不应该使用该战术,原因如下:
男篮罚球质量差
男篮罚球质量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罚球命中率本来就不高的情况下,送波兰上罚球线,把 3 分的领先优势缩小到 1 分。李楠考虑到波兰罚完球后是中国队球权,但是否考虑过波兰会对中国队犯规?在互相比罚球的情况下,中国队在这届世界杯所有球队中恐怕很难战胜任何队。
男篮队中打过世界大赛的球员并不多
男篮中参加过世界大赛的球员并不多,当时在场上有多次大赛经验的球员仅有易建联。而这时已经是令人窒息的最后时刻,如此大场面,李楠没有考虑到场上球员的心态问题,是否可能会犯错?是否可能会脑子短路?事实证明,这些确实发生了。
而防守 3 分球的战术比点球大战的战术更加简单,球员执行更加容易,几乎不存在犯错的机会。教条式地照搬点球大战而没有考虑中国队的实际情况,这是最大的问题。
边线球战术安排失败
场上 3 名后卫,跑不出一个边线球,教练必定有责任。尤其是最后赵继伟发球 5 秒违例,场上 4 名球员全部背对赵继伟,谁都不知道谁该接球。一方面是球员在大场面脑子短路,另一方面是教练并没有明确的边线球战术,或者在对手破解你的第一套边线球战术后,没有第二套战术方案。
很显然,男篮在边线球的战术演练上还不够,球员缺乏信心。在这种关键时候,教练选择采用自己球员不擅长、演练少的战术,确实不应该。
心理因素
中国球员,不论是足球还是篮球,在场上打球毫无疑问会背负极大的压力。在心理因素层面,中国队天然处于劣势。手握 1 分优势的心理安全感和手握 3 分的安全感一定是相差极大的。
比赛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过程中还是让人们看到这支中国男篮的拼劲和面貌。希望教练和球员可以放下过去,好好准备后面的比赛,给球迷们一个惊喜。
9 月 2 日,男篮世界杯硝烟弥漫之际,中国男篮迎来了第二个对手波兰队。此前,不少人认为这支波兰男篮实力强劲不易对付,中国男篮要有超常的发挥才可能击败它。
然而,开赛之后可见,波兰队并非人们预想的那么强大,中国队一开始就占据了场上的主动权,比分一直领先,首节下来,中国队便以 25:15 领先波兰 10 分之多。但这时,裁判的哨声好象突然针对中国队似的,连续将中国队的易建联和郭艾伦吹至 3 次犯规。
这时候,中国队的李楠教练不得不将两将换下来休息。然而,这时候的中国男篮在缺少易建联和郭艾伦之后,攻防两端出了大问题,很快就被波兰队打出了一波反击战,反超了比分。
但随着易建联第三节的回来连续得分,很快又率领球队紧咬着比分。比赛一直僵持至第四节未段,双方的比分都没有拉开,最后时刻,中国队凭借着赵睿的一记三分,将比分反超过来,眼看着胜利在望之际,除了中国队员失误频频之外,李楠的战术布置的确有问题。
显然,中国队打的如此被动,除了很多吹罚似双标值得商榷之外,李楠的用人和战术值得怀疑。比如不信任锋线球员,没有让锋线球员更多的出场时间,任骏飞只出场十几秒,马坎连续两场坐穿板凳,阿不都沙拉木出场不到 2 分钟。
李楠宁可让争议很大、两场比赛几乎全挂 0 的方硕上场,看着 3 号位被打爆的李楠,还痴迷于 3 小 2 大的阵容在场上碌碌无为。结果,几名后场球员不但防不住,还攻无为,赵继伟 6 中 1,方硕 3 中 0,孙铭徽 6 中 1,看那糟糕的命中率真的让人心寒。为什么不让马坎试试呢?他不但防守态度积极而且相当凶悍,更重要的是马坎的三分投射相当精准。
除了用人有问题之外,在最后时刻为什么一定要犯规?中国队领先的情况下急的是波兰,争取时间的是波兰,急速犯规不是助了波兰反超的一臂之力吗?我们两次在领先对手三分之多,余下 7 秒,有必要犯规吗?电视解说讲的是李楠策略是防波兰投三分,似乎很有战术道理,但即使波兰投中三分也只是战平,更何况三分不易命中的,如果犯规罚球不就等于送分波兰吗?
当然,如果中国队能把持就能赢了,只可惜这支中国男篮太年轻,缺乏经验,才让年青球员关键时刻连续失误。这也说明,李楠的用人和战术都有问题。所以,也难怪塞尔维亚主帅指出的那样,李楠的战术布置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