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的比较效益比较差。
二、劳务输出,比如去城市或者城镇打工可以获得县过县的劳务报酬。
三、劳务报酬更能体现劳动力的价值。
四、让农民回归种田,也不是传统的农业耕作那种种田。
五、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农民回归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思路。
一是争取土地流转的政策,把现有的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二是打造农特优产品的品牌价值效应。
三是针对城市人口和城镇人口打造大健康康养产业。
四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五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平台,立足本地农特优产品和农民对于工业品消费的实际,打造农村电商平台。
信息技术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方向还是挺多的。但是基础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要懂得一定的专业技能。要有比较强烈的市场意识。要相信科学。要认真钻研和吃透政策。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未来前景巨大。
什么原因造成农民不种地去城市打工?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通常来说,人口的迁移往往受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影响,但更多地是受经济因素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入低处流”,又说“树挪死,人挪活”,这些比喻,都反映了经济的吸引力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从政治因素讲,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后,农村完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摆脱了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对人口流动的束缚,使农村人口流动有了可能性。而城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优越性,成为吸引农民往城市流动的一个基因,农民进城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收入,也是为了享受更好的社会资源,从而寻找向社会上层进步的机遇。
从经济因素讲,城市的就业机会明显高于农村,各行各业比较活跃,劳力资源缺乏,农民进城后可以获得比农村更高的经济收入,这无疑对农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城市的工作朝九晚五按步就班,一天八个小时工作,并且多在室内工作,显得比农村的劳作相对轻松得多。而农村的劳作没日没夜,劳动强度非常大,劳动环境恶劣,风吹日晒,确实是比较受罪的。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生产获得活力,短时期内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当时,借着人民公社时期大修水利设施的底子,农村生产条件较好,粮食产量较高,伙食价格也不错。但是,随着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各种提留统筹,各种税费集资,都向农民伸手,而随后粮食价格一直低迷,农村增产不增收,农民的收入开始徘徊不前,所以有些农民开始削尖了脑代要农转非,不能农转非的,也开始转向城市谋生。
综上,当初一心一意要消灭的城乡差别,在某一个时期却越来越严重,而人口流动的允许,造成了农民纷纷放弃农耕而进城务工,这种现象持续不断,造成了目前农村的留守状态,许多村庄成为空心村,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那么,如何才能让农民回归耕种?这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而归根到底,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收入。首先,要切实解决农民收入低下的问题,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大的收入;其次,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旧农村的改造,适度进行合村并镇,从而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上学、医疗、天然气进村入户、自来水入户等老大难问题,加强文化娱乐设施、购物设施建设,方便农民生活;第三,要拓宽农村农民的就业渠道,通过合村并镇等举措,重振农村乡镇企业,建设农村服务型设施,加强农村农民向二三产业转型,靠二三产业补充农民的收入,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总而言之,只有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成为更适合生存的乐园,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就会彻底解决农民流失的问题,引导农民工回归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