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搞种植还是搞养殖好呢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种植和养殖都可以,不过我推荐种养结合。

1.“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畜禽养殖的畜禽排泄物的特点进行设计的,畜禽排泄物处理有一定的难度,一是排水量大,冲击负荷强;二是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三是生猪养殖业系微利产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如下:

对于养殖粪便污水的处理,国内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既有好氧处理,也有厌氧处理,还有好氧 + 厌氧处理,以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三种模式:还田模式,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机械化处理模式。

1.1 还田模式

粪污还田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可以使畜禽粪尿不排向外界环境。它适用于乡村,经济落后,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地区,规模较小的农村分散养殖户大多采用这种处置方法。这种模式是我县现在利用的主要模式。

1.2 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畜禽粪—沼气池,沼液、沼渣作有机肥,沼气回收作能源利用。它适用于乡镇,经济欠发达,土地宽广,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县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际。

1.3 机械化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储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是一种技术含量最高的处理模式。它适用于地处城镇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猪场粪污的地区。猪场规模大,一般出栏在 1 万头规模以上。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

旌德县“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2.1.“畜禽-沼-作物”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是我县及各乡镇开发出综合利用畜禽粪便为主要内容、以沼气池技术为核心、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能生态项目。就是将粪便污水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在严格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优质可燃气体——沼气和绿色有机肥料——沼肥,沼气用于农户的炊事用能,沼肥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同时推广“猪—沼—蔬果”、“猪—沼—稻”、“猪—沼—鱼”等农业生态模式,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该生态工程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可被杀死,切断了养殖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

通过我们调研发现,该模式在我县极为适宜,在乡村农户都基本上可以采用该模式,资源可得到综合利用,污染基本达到零排放。

但是对建造沼气池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而使用液态沼肥比化肥成本更高(主要是运输和施用成本)。另外,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进行肥料的施用也很困难,因为比起化肥来,沼肥的性质具有更加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如果要对沼肥进行计算并且没有养分剩余,会面临产量的损失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鉴于以上情况,只有在明确的政策要求下,在给予农民适宜的建议和财政支持条件下,才有可能成功地被使用。

2.2“畜禽-作物”相结合模式

该工艺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鲜粪一部分贮存,经一定时间风干后还田,大部分鲜粪作有机肥用。这种传统的种养结合模式能显著地提高地力,但由于未能经高温杀菌,对地表水及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贮存又需要较大场地,占用土地;运输和施用成本大,使用畜禽粪和使用沼肥存在相似的问题。

2.3 稻-鸭共育生态模式

就是把传统依靠化肥、农药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调整为稻 + 鸭、稻 + 鸭 + 萍等的多物种、多类型的种养模式。形成依靠鸭在稻丛间中耕、除草,吃虫、吃萍、排泄和换羽还田肥土等多项功能,实现不施化肥、农药,不污染环境的有机稻作生产体系,育稻米、鸭等都属无公害产品,可放心食用。因此,稻-鸭共育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该模式的特色首先是不施化肥、农药,为鸭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没有污染又舒适的活动场所,其间的害虫(包括飞虱、叶蝉、蛾类及其幼虫、象甲、蝼蛄、福寿螺等)、浮游和底栖小生物(小动物)、绿萍,为鸭提供丰富的饲料,并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稻的茂密茎叶为鸭提供了避光、避敌的栖息地。鸭在稻丛间不断踩踏,使杂草明显减少,有着人工和化学除草的效果;鸭在稻间不断活动,既能疏松表土,又能促使气、液、土三相之间的交流,从而把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的气体排到空气中,氧气等有益气体进入水体和表土,促进水稻根系、分蘖的生长和发育,形成扇形株型,增强抗倒能力,起了中耕的作用;鸭在稻丛间连续活动,排泄物和换下来的羽毛,不断掉入稻田,给水稻以追肥。据调查统计,一只鸭在稻丛间两个月左右时间累计排泄物相当于 47 克氮、70 克五氧化二磷和 31 克氧化钾,按 50 平方米稻间放养 1 只鸭的密度,其排泄物能够满足水稻正常生育所需的氮、磷、钾养分。因而,稻鸭共育的自然生产系统,可以实现种稻低成本;生产的优质稻米无公害,野生化的鸭肉成为鲜美的绿色食品而售价高,效益好;稻区环境不受污染,稻田可持续种养。

根据 2005 年—2007 年的我们在白沙等地试验示范,由于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按 2005 年价格计算,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 40-45 元,农药、除草剂成本 15 元。增加养鸭收入 100 元 -150 元(每只鸭成本:雏鸭 3 元、养鸭需饲料稻谷 5.0 公斤折 7.0 元;每只成品鸭 2.0 公斤,每公斤 10.0 元出售可得 20 元,纯收入每只 10 元)。水稻收入增 80-120 元。

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宣传不到位,认识有误区。由于目前各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对稻鸭共作技术很多农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种植水稻已经够麻烦、够辛苦,再放养鸭子,岂不是更麻烦。有许多农民认为稻田放养鸭子,鸭子会吃小秧,会爬倒小秧,其实稻田放了鸭,稻田的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等诸多农活都交给鸭子去完成,鸭子成了不付工资的打工仔。农户所做的事主要是照看鸭子。稻鸭共作虽然增加了放养鸭子、设置围栏、搭建简易鸭舍等用工环节,但这样却省工,节省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和鸭肉。对农户来说,这笔账是合算的。二是机制不适应,操作有困难。我县户均生产规模小,农民不重视。多数农户不愿放弃自己承包责任田,使得农户种植规模普遍偏小,新技术应用后,亩均增收 200—400 元,对农户吸引力不大,而且新技术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农户对新技术示范兴趣不大,往往选择风险不大效益稳定水稻一季,思想难统一,影响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加之工作不到位。稻鸭共育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宣传组织发动农户参加,增加了工作量。三是示范规模小,目前我们只在部分农户进行,没有大规模组织示范,影响力小。四是技术不规范,养鸭有风险。稻鸭共作的农户在养鸭过程中,有鸭肝炎、鸭瘟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鸭子的抗逆性下降,发病的概率增加,如养鸭户不能及时发现稻田中病死鸭子,其生蛆后其它鸭子一旦吃了此蛆极易死亡;自流灌溉地区,有时受天气影响,不能及时进行稻田补水,也会造成稻田中鸭子受热死亡,为减轻养鸭户损失,鸭子往往会提早退出稻田,这些不但影响养鸭户效益的提高,还对水稻后期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有明显影响。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增加鸭苗、饲料、生物农药、有机肥及围网投入。虽然投入的增加,能实现收入的增加,但多数农民没有尝试过,心中无把握,多数农户仍会选择传统技术,以保证安全无风险。加之,目前绝大多数米业加工企业,只重视扩大收购加工规模,获得加工费实现利润的增加,不重视通过产品品质提升获取高附加值来增加效益,对品质增效未放在议事日程,特别是生产加工对采取稻鸭共作方式,不用化肥农药生产的有机稻米市场潜力、品质增收潜力还未充分挖掘出来。

茶、桑、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

利用山地的地域优势饲养优质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山区丘陵地带的杂果园或森林中放养土鸡,觅食山中杂物,喂给少量配合饲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其营养价值丰富,肉味鲜美,倍受青睐。我们调查:利用山区丘陵地带的杂果园或森林中放养土鸡,觅食山中杂物,每只仔鸡养殖成本 10—12 元,出售价 18—20 元,每只纯收入 8—10 元。

这种模式首先具有立体开发农林业,提高土壤利用率,茶、桑、竹、林、养鸡有利于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促使农业由单一经营向立体复合经营方向发展,达到一地多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可增加养殖业比重,有利于丘陵山地农作制度改革,发展多功能、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农业。而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提供禽蛋类产品,促进茶、桑、竹、林增产,又有利于农牧各业发展,调整农林业结构。山区若要发展,必须使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发展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可促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重向适宜方向发展,为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三可改善食品结构及品质,有利于人民健康,目前我国食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动物蛋白比重较小,产品品质较差,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率较高。而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中饲料实行原粮与饲料混合使用,鸡生育期完全放养,产品品质提高。

该模式的要点:一是鸡舍的选址、建舍:育雏舍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的山坡或丘陵地上,而且要求排水容易,舍内地面的地势要稍高于周围的地势,有利于舍内排水和地面干燥,不宜建在低洼地,同时还要考虑远离村庄及污染源。二是育雏前的准备和合适的温度,育雏舍适宜温度一般为 33~35℃,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可逐渐下降,从第二周起每周下降 2℃,至室温 18~21℃。三是合适的湿度:一般在雏鸡 10 日龄前,舍内湿度应保持 65%~70%,以后保持在 55%~60%。四是合理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照及合理的放养密度。

该模式在放养期的饲养管理:一是放养舍的建造。二是定期杀虫和灭鼠等。

该模式在我县实行得较多,种养简单、方便,技术含量不高,特别在一些山村使用得较多。

该种生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延长生态链和产品出路及深加工等

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秸秆还田后,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加强生物固氮能力,减少氮素的损失和作物中、后期可能出现的脱肥现象,提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的水平,增加硫、硅等微量元素。秸杆还田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状的改善。如:新鲜秸杆在腐殖化过程中,产生了富有活性的团聚剂和土粒结合,会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秸杆在土壤中腐化后,能提供较稳定的腐殖质,可以保持土壤中腐殖质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秸杆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微生物数量激增,的释放有良好的作用,另外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我县秸秆还田的方式有:一是绿肥直接还田,作水稻肥料使用;二是水田秸秆直接还田:在水稻收割时,直接还田。三是西瓜等收获后秸秆翻压还田。

很多农户认为秸秆还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把稻草等遗留在田里就算完成任务了。根据我县实际,将有关注意点罗列如下:一是注意秸秆的翻埋量。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 一般每亩 500 公斤以下, 否则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 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 对作物根系还有损害作用。二是注意加强水分管理。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 所以秸秆直接还田, 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土壤中, 翻埋深度 20 厘米左右。一定要覆土严密, 防止跑墒。对土壤墒情差的, 翻耕后应灌水; 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 促使土壤密实, 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三是注意翻压时间和方法。秸秆还田要尽量边收割边耕埋, 因初收获时含水较多, 及时耕埋利于腐解。四是注意补施养分。补施养分, 是为了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因为一般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很低, 如不增施化学氮肥, 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物质, 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 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因此, 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最好施用氮肥。也可适当增施过磷酸钙, 以增加养分, 加速腐解, 提高肥效。五是注意避免病害传播。为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应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秸秆直接还田, 可将这些秸秆高温堆沤后再施用。

2.6 沼气与水田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县自创的以沼气为纽带,以水田为核心的种养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即由沼气池、频振式杀虫灯、水田、鸭、猪牛栏、厕所组成一个循环体系。具体是沼气池– 沼肥 – 水田(水稻、频振式杀虫灯、养鸭、午季作物)– 秸秆 – 猪牛栏 – 沼气池 – 沼肥。

厕所、猪牛栏联接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后的粪便、秸秆成沼渣、沼液作为作物的养分(肥料),水田中放养鸭和点上频振式杀虫灯,收获产品和秸秆经人和猪牛等动物的排泄物返还到沼气池。

2004 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种养模式是生态农业的种养方式之一,是将水稻高产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油菜(午季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鸭的生态养殖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进行了优化组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6.1 利用了沼气的综合效益,将杂交水稻、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水稻、油菜的施肥方式、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产品安全、无公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6.2 建立了动物和植物的双向有利的生态环境。稻鸭共育不是简单的稻田养鸭,而是在固定的水田,固定数量的鸭在一定时间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发育,稻田为鸭提供放养场所,鸭为水稻进行耕耘、捕捉害虫、锄草,达到稻鸭共赢。是传统稻田养鸭的改进。

2.6.3 产品是无公害的,由于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机合成物质,其稻谷、鸭没有受到污染,而是通过沼气池的循环而生产的产品,其标准可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

2.6.4 对农业生产环境无破坏,由于使用沼气的沼渣、沼液作水稻、油菜等作物的肥料,利用鸭进行杂草、害虫的防治。使土壤的有机质不断提高,保持农田的生物多样化,为后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我县生态循环模式的调研,发现我县生态循环模式的类型已呈多元化趋势,有些模式已有一定的规模化,适合我县的生态循环模式认为如下:

3.1. 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

旌德县大部分农户可使用这种生态模式,效果较明显,建议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

3.2. 猪(牛、鸭)—粪尿分离—作物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我县养殖场应用,而目前我县多数养殖场为单一经营,可与农户合作,或加工为商品有机肥用于种植业。

3.3 稻-鸭共生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在白沙等进行过试验,效果较好,但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加上农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

3.4茶桑竹林(果园)-土鸡共生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在我县各地实施得特别多,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因此推广效果比较好。

3.5 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在稻田直接还田做得较好,但在与各种经济作物轮作结合时推广不是很顺利,主要是经济作物受市场影响比较大。建议一可推广稻—马铃薯种植方式,即稻草覆盖马铃薯;二要推广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技术。

3.6 沼气与水田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县将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与稻-鸭共生生态模式结合而产生的,从 2004 年开始试验示范沼气与水田的生态种养体系,这个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产品安全、无公害;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土壤肥力,生态效益高。它将水稻高产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油菜(午季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鸭的生态养殖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进行了优化组合

种植好还是养殖好,个人认为还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首先,因人而异,看自己掌握的技术,资金,资源,人脉,投入程度,这里的每一个因素变化,都会引起结果的变化。

第二,因地而异,中国地域辽阔,看自己所处的地方,是适合种植还是养殖,是否有消费,是否有产业链,是否交通便利,水源便利,政府政策,当地民风,土地价格等,以上因素都会影响选择种植还是养殖,

第三,因时而异,现在农业种植还是靠天吃饭,当地气候是否支持农业种植,当地水土是否适合养殖,当前疫情未解除,当地是否有支持养殖或者种植的条件

以楼主这边举例,位于四川眉山,这边柑橘,猕猴桃,茶叶种植居多,当地政府扶持,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因此种植比较多,养殖里,以养猪和养鸡居多,种植户比例和养殖户比例大概 500 比 1。以上,希望能有帮助,欢迎交流。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