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金庸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

19次阅读
没有评论

《乾隆秘史》又叫《书剑恩仇录》那一年我才八岁 转瞬之间 近四十年了!书中人物 李沅芷 陆斐青 文泰来 骆冰 陈家洛 马春花 ……依然记忆犹新 稍大以后 看了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 83 版 后来就借来《神殿侠侣》……一发不可收拾 把查老爷子的作品只要发现的都看了一遍。

除了越女剑 没看过 白马啸西风看了印象不深 其他的作品《飞狐外传》《鹿鼎记》《碧血剑》《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都如数家珍。很感谢金庸先生,让我从小就有了一个武侠的梦 励志要做一个侠义之人,至今为止虽未成侠,但也是一个堂堂正正敢做敢为的自己!

最后愿差老先生一路走好,世界的另一端群侠簇拥 再建辉煌!

我第一次看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在八四年。当时在读初三,虽然学习紧张但依然被剧中情节吸引。到我们村里唯一一家有电视,一伙人去他家挤着看。也就看了那么有限几集。

到高中时,不知是谁借来一本《射雕英雄传》的书,大十六开的。当时是同学之间传看。轮到手就要日夜不停地看完,因为后面有人催着。我也只看了两天两夜,没有看完,就被人要走了。

高三时,学习更加紧张。这时有人告诉我说,玻璃厂里面有放《神雕侠侣》,我们一伙人就每天晚上迫不及待地去看。电视机在屋里,可是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我们只能从人缝里去看。每次回来时学校都关了门,只有跳墙头才能进来。整个电视剧演了一个多月,我们看了一个多月。直到电视演完,才能逐渐收回心来,开始学习。

记得当时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象剧中情节,情不自禁向后面推演可能情节,迷迷糊糊睡去。

如今先生已去,那个让人热血沸腾痴迷狂恋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有看书的机会时已经大学了,那之前完整的看过一部电视剧,是 2000 年 TVB 版的《倚天屠龙记》。

大学图书馆的书已经很破了,武侠小说尤甚;有学长沉迷进去,另外的学长对我们讲说应该多学习。由于这两点所以一直没看。直到大三下学期,图书馆大量进了一批新书以更新换代,武侠小说也更新新修订版本的书。我终于没搂住,把第二点抛诸脑后。

一开始没什么人借阅,我本着发展的事物发展规律,先看了《书剑恩仇录》,看的时候觉得好看(比之前看的一些小说),只有一点,觉得拖沓,波折也有点难以理解。读过一遍之后,直到现在没再细致认真的读过了,不知道是不是当时我太年轻了,许多人情世故不懂的缘故。

看完之后,再去借阅其他的图书,已经很难了,武侠那一排书架上常常是空的,而每个人只能借阅一本文学书,我只能拉上同学一块去帮我借。

想想那段时间,感觉很幸福,沉溺上一个事物。

那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感觉,每每看完一部小说,都会有一种巨大的空虚感,感觉自己也像小说里的人物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为了解脱这种空虚感,我会很快翻开下一部小说。

《碧血剑》是金庸创作的第二部武侠小说。

金庸说此书的主角是明末忠臣袁崇焕,但袁崇焕未出场,虽补《袁祟焕评传》一篇,终归与武侠脱节,这是不成功处之一。

其二,《碧血剑》事实上的主角袁承志,写得与陈家洛一样叫人失望。这位袁公子东奔西走串戏,不伦不类,又莫名其妙爱上一个撒娇胡闹的温青青,实在丢男人的脸。

其三,《碧血剑》在结构上不够紧凑,故事焊接上有裂缝,语言表达上也未必比《书剑恩仇录》娴熟,这可能与金庸初涉武侠世界、驾驭语言的功力无法做到游刃有余有关。

倪匡兄因此认定《碧血剑》不如《书剑恩仇录》,是金庸小说创作中的一个停顿,甚至是倒退。我却不同意这一论断。

《碧血剑》是金庸新派武侠小说从摸索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转换点。

它的成功之处,是作者吸取新文艺手法(或者说西洋文学表现手法),第一次在他的武侠小说中运用倒叙形式来展示故事的起伏曲折。请注意,书中真正的主角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终没有出场,他的个性特点以及有关他的故事,全部依靠温仪与何红药两个女人的动人回叙,这个手法正是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的重要区别;而这种手法的运用为以后武侠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开了先河,金庸在以后的《雪山飞狐》中运用得更加娴熟,古龙在《名剑风流》中也借鉴了这一手法。

《碧血剑》第二个贡献,是金庸小说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半正半邪的艺术典型。金蛇郎君夏雪宜这一形象的诞生,大大增加了武侠世界中人性的复杂性,也为金庸以后小说中出现各种亦好亦坏的武林高手开了先例。

仅此两点,已足见《碧血剑》在新派武侠小说史上的重要性。

你看金庸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
你看金庸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书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