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在国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身体还算硬朗,很少有在家待着,啥事儿也不做的老人。
究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在下稍微总结了一下,还请题主与感兴趣的条友们指评。
一是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向! 中国历史以来就是最注重尊老爱幼的国家。尊老就不说了。咱就说爱幼。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人能像中国人一样爱护自己的子女。只要还活着,自己的孩子就永远只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永远需要父母照看。即使这个孩子都四五十,甚至六七十岁了,在他的父母看来,他还是需要照顾的。所以自己能干多少就干多少,绝不拖累儿女。哪怕他的儿女很有钱。
二是中国现在的老人都是从那个最艰苦的年代走过来的。 听老一辈人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粮食极为紧缺的时候,还要还前苏联的债。当时我们这里都把玉米芯,红薯蔓加上榆树皮磨成面吃进肚子里。所以说,他们那一代人是非常惜福的。只要身体没大毛病,都会做点儿什么,或打工或种地,总之不会闲着。
三是老人们基本都想多给儿女们赚点儿家产。 这一条严格意义上属于本文第一条的延伸。主要是受传统思想影响,等百年后多留点儿家产给儿女,这个在农村可是很有面子的事儿。所以大部分老人很乐意如此做。
四是生活的确困难,儿女不孝或鳏寡老人,老无所依!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占的比重不大。为什么这么说。近两年正在脱贫攻坚,如果是鳏寡老人都被纳入五保了,绝对能够保证这些老人的基本生活了。至于儿女不孝的,只能另当别论。不过现在是可以诉讼的,如果情况属实,法院会强制执行的。
最后,欢迎条友们指正评论。
谢请! 我的观点如下: 一,农村老人大多都勤劳,有长期劳动的习惯,在身体健康状况还可以的时候,会尽可能的做好家里的一些事,比如带孙辈,接送孙辈上下学,打扫家里卫生,做饭,洗衣服等等,而且老人会高兴,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还能干活,有一种很强的存在感! 而且还有这样一句话: 世上只有瓜恋籽,没有籽恋瓜。尽管他们仍在做家政,但他们无怨无悔,因为我母亲就是这样做的,我内心是非常感谢母亲的。二、老人为儿女做家政减轻了儿女的一些负担,节约了一些时间,儿女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事业上,增加家庭的收入,让老人安心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总之关于农村老人做家政我是支持的。
其实挺普遍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一、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是一辈子勤勤恳恳的劳动一辈子的,你让他闲下来就感觉换身不得劲。老人也有自尊的,不想被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
二、农村老人有的孩子鲤鱼跃龙门去大城市了,自己孩子生活有了保障不需要自己超心了,自己打工挣点钱过点舒坦日子。又或者是自己孩子还在农村没成家,自己只好辛苦打工挣钱为了孩子。
三、不想给子女添麻烦。老人其实都想老有所依,但是现在生活压力大,孩子们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很辛苦,所以自己趁自己还能动的时候打工赚钱养过自己。
四、可能由于子女不孝顺相互间推诿赡养老人,老人没办法所以自己只能打工挣钱了。这也是老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总之,老人有他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们作为子女的不能不体恤老人。别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后悔莫及,百善孝为先!
我真认识这样一个农村阿姨,老伴儿癌症去世后,她跟两个儿子过了两年,然后就去市里给一户人家做家政了,还做的皆大欢喜!
阿姨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结婚后就分家各过各的了。
老伴去世时阿姨也就 60 左右吧,身体不错,一般活都能干,如果跟老伴一起地里的活也能干,但是若独自干地里的活,还是有很大困难的。阿姨就把地分给了两个儿子,她跟着两个儿子过。
阿姨干的活儿一点儿也不比以前当家作主时少,跟谁家过时给谁家做家务,地里的活还搭把手,还给一家子做着饭,还要看着孙子孙女。就是这样干,也没落儿子儿媳妇一个好。需要用点钱向儿子伸手时,还被儿子儿媳为难,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经常挨他们的话头子(农村土话:说话不客气的意思)
在儿子儿媳看来,能管母亲吃喝就是他们做到位了,母亲完全是在依靠他们。
后来阿姨经人介绍去城镇照顾一个老太太,主要就是收拾一下家务,做做饭。比跟着儿子们时活轻的多,每月还给 1000 块钱。因为阿姨干净利索,做的农家饭也很地道,老太太很满意,老太太的子女对阿姨也很满意。除了工资还偶尔送阿姨一些东西,并且对阿姨非常的客气。
1000 块钱对阿姨来说已经很不少了,过年过节回家时,她还能给儿子家买点东西,有时候还给他们些零花钱,儿子儿媳现在也瞅着母亲非常的顺眼。
相信母亲干上几年攒下一些钱后,以后即便是跟着儿子养老,也会更有底气一些!
由此可见,农村老人不种地后跟着儿子养老时手里都没有可支配的钱,在儿子家白干家务活,用到钱了他们还不会痛快给。真不如趁能干时去给别人干家政,不受气,还能攒下些养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