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首先,要把修正一下,不能说“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刘邦杀了一些功臣,但是刘邦主要杀的是那些占有土地,手握兵权的异姓诸侯王。
刘邦登基前后,先后存在臧荼、张耳、吴芮、英布、韩王信、韩信、彭越等七个异姓诸侯王。
臧荼造反剿灭后,刘邦又封好友卢绾为燕王。
刘邦杀功臣主要是针对这八个异姓诸侯王。
刘邦为什么要诛杀这八个异姓诸侯王呢?
山野老人以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异姓诸侯王与刘邦同床异梦。
臧荼的燕王是项羽分封的,刘邦登基后,臧荼有危机感。
为了自身利益,臧荼第一个举旗反叛刘邦。
刘邦御驾亲征,剿灭了臧荼。
剿灭臧荼后,刘邦将自己的好友卢绾封为燕王。
第二个反叛刘邦的是韩王信。
韩王信是前韩襄王的庶孙。
韩国灭亡后,韩王信随着张良投奔刘邦。
刘邦登基后,封为韩王。
为了对付匈奴,刘邦将韩王信北移,让韩王信建都晋阳。
韩王信说:“为了更好地防御匈奴,我将建都马邑。因为马邑离匈奴更近。”
刘邦赞赏韩王信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
谁知韩王信建都马邑,不是为了抵抗匈奴,而是为了依附匈奴。
韩王信与匈奴相互勾结,扰乱边疆,让刘邦愤恨。刘邦御驾亲征剿灭了韩王信。
刘邦剿灭韩王信归来,路经赵国,谁知赵国相国贯高伙同一些人企图谋害刘邦。
刘邦潜意识感到在赵国留宿不安全,便离开了赵国。
后来有人揭发当年贯高等人企图谋害刘邦的罪行。
刘邦抓住赵王张敖审问,张敖一问三不知。
张敖是刘邦的女婿。
刘邦的长公主就是赵王张敖的王后。
张敖也是张耳的儿子,张耳死后,继承了赵国国王。
后来查明,是赵国相国贯高背着张傲所为。
韩王信剿灭后,刘邦派陈豨前去代国任相国,统领代国、赵国军队,并负责指挥这一带的边防军。
刘邦如此相信陈豨,谁知陈豨也反叛刘邦。
陈豨去代国之前,去见韩信。
韩信与陈豨约定,一旦时机成熟,两人内外夹击刘邦,推翻刘邦的朝廷。
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担心留在后方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造反。
刘邦出发前,命令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跟着一同出征。
这些人担心刘邦是利用御驾亲征的机会,将他们看管起来,没有跟随出征,只是象征性地派了一些部队跟着出征,这引起了刘邦的不满。
由此可以看出,异姓王与刘邦同床异梦,让刘邦寝食难安。
二,异姓诸侯王威胁刘邦身后的政权安全。
燕王臧荼、韩王信剿灭后,刘邦撤销了张敖的赵王,让三皇子刘如意去赵国做了赵王。
异姓诸侯王还存在韩信、英布、彭越以及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等五人,这些人的存在对刘邦身后的政权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特别是韩信、英布、彭越等三人,他们三人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要是他们联手反叛朝廷,特别是在刘邦身后反叛朝廷,没有人能征服他们。所以刘邦要趁自己离世之前剿灭这三人。
三,吕后制造了异姓诸侯王的悲剧。
异姓诸侯王的悲剧,可以说是吕后一手炮制的。
韩信没有跟随刘邦出征,留在京城,吕后与萧何联手,除掉了韩信。
刘邦在征剿陈豨前线,听说彭越企图造反。
剿灭陈豨后,刘邦直接去了梁国,出其不意地抓捕了彭越,然后将彭越流放四川边远的地方。
彭越在流放途中,遇上吕后,被吕后带到洛阳处死了。
吕后处死彭越,将彭越剁成肉酱,并将肉酱送给每一个功臣,英布也收到一份。
英布收到吕后送来的肉酱,被迫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剿灭了英布。
燕王卢绾看到异姓王一个个先后被剿灭,有危机感,最后也被迫反叛。
卢绾反叛后,一直躲在长城脚下,等待刘邦病情好转后去向刘邦请罪,谁知在等待中刘邦一命呜呼,最后只得逃亡匈奴,客死匈奴。
八个异姓诸侯王最后只剩下长沙王吴芮。
吴芮因为地处偏僻之地,国土又小,没有反抗实力,才得以保全性命。
综上所述,刘邦诛杀异姓诸侯王,是因为异姓诸侯王与刘邦同床异梦,又掌握一定的权力,让刘邦如芒在背,刘邦不得不对异姓诸侯王除之而后快!
,严格来说,他并没有杀功臣,他杀的是盟友,是诸侯王。
刘邦分封一百四十三个侯,除了淮阴侯韩信和代相陈豨,其他都没有被杀,怎么能叫杀功臣呢?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至于异姓诸侯王,你先要知道,什么是诸侯王。
分封诸侯王后,在领地内,他就是土皇帝,拥有土地、人民、军队、税收等一切权利,他对皇帝的义务就是朝见、进贡土特产、随天子出征,其他没有任何义务了。
你说,刘邦虽然是皇帝,真的能治理诸侯王的地盘吗?
当年康熙平三藩,那就功绩,叫统一,为什么?因为那块地盘不是你的,只是你的附庸。
所以,在消灭异姓诸侯王前,刘邦并没有统一天下,他能统治的,只有他的直辖地盘,他做的只是统一天下罢了,至于后面分封子弟为诸侯王,那是内部制度问题。
实际上,如果你不搞双标,对比康熙削蕃,他就是在统一天下,而不是杀功臣。
而且那些人并不是功臣,既无功也非臣,怎么叫杀功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