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萧何、樊哙遭到汉高祖刘邦的忌惮,陈平却能一路高升?其实不难回答。
先说樊哙
其实不仅是樊哙,汉高祖刘邦当初从丰沛老家带出来的武将,战功卓著者不少都遭到了猜忌。樊哙并不是首当其冲者,首当其冲的是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卢绾。刘邦早年有多信任卢绾呢?整个天下,只有两个人可以不用通报直接进去刘邦寝室,一个是刘邦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楚元王刘交,另一个就是卢绾!可就是这样一个卢绾,在刘邦晚年却遭到了他严重的猜忌,最后卢绾逼不得已叛逃匈奴……
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晚年的刘邦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身后事作准备。皇太子刘盈性格温和,甚至有些懦弱,刘邦麾下这群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兄弟”,刘盈能镇得住谁?这是晚年的刘邦不得不担心的问题!实际上,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标去世后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屠戮淮西功臣也是出于同样的考量。这些人不仅很难镇得住,更重要的是,他们手里还握着军队!这些人了都是见过刘邦最落魄时候的样子的,一个“混混”能当皇帝,他们凭什么不能?
而樊哙不仅占据了前面所说的各点,他还是吕后的亲妹夫!吕后何许人也想必无须小编多说。很明显,刘邦对吕后是极度不放心的。但是,他更不放心那帮“老兄弟”。为了能给儿子留下一个“帮手”,刘邦选择了吕后,毕竟吕后为难谁也不会为难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一点刘邦还是能够确信的!为了避免吕后尾大不掉、倒逼儿子,刘邦必须削弱她在军中的影响力,用军中这帮剩余的元老牵制吕后,以稳固儿子刘盈的地位。这个时候,樊哙的存在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而这,正是刘邦晚年想要诛杀樊哙的原因所在。刘邦从来不担心樊哙会反,他只是想提前除害,砍掉吕后在军中的触角而已。
再说萧何
萧何这个人虽然从来没有带过兵,只是一介文臣。可问题是,他不仅是文臣之首,而是长期负责军队后勤补给工作,与军中很多丰沛籍将领不但有同乡之谊,而且私人关系也相当融洽。甚至连韩信都是萧何一手举荐的!连向来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韩信都对萧何毕恭毕敬。
首席文臣和一大群统兵将领搅在一起,这就让刘邦不得不猜忌了!一旦萧何起了异心,他是有很强号召力的,而且又是文臣领袖,比起那些靠刀把子起家的异姓诸侯王们,更加让刘邦头疼。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在前线一直“惦记”萧何的原因所在。最终,萧何通过自污向刘邦表白自己没有野心、只求富贵,这才让刘邦渐渐放下戒心,避免了进一步被清洗。
为何陈平能够步步高升并得以善终?
陈平与樊哙、萧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并不是忠心,更不是能力,而是他从来没有染指过军队!从投入刘邦麾下,直到刘邦晚年,陈平一直从事的是类似参谋、智囊的角色,他既不是统兵的武将、也不是独当一面的行政大员,这就注定了陈平对军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陈平并不属于丰沛集团,他是个外来户。和萧何、樊哙这些丰沛籍元老不同,陈平与丰沛集团关系一般,他不仅无法调动这帮人,连拉关系都不够资格!刘邦根本不担心陈平会和这帮人搞到一起,陈平对刘邦而言只是一介文臣,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陈平的名声和人品一直不是太好,虽说所谓“陈平盗嫂”未必是真,但起码说明陈平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存在污点的,这一点在后来的历史事件中也得到了应证。陈平没有什么忠心可言,他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为了利益,陈平可以违背主子刘邦的意愿,以一个“拖”字保住了樊哙的性命,改换门庭、向吕后递上了“投名状”。为了利益,陈平可以甘当“纸糊丞相”,对吕后的擅权、专权视而不见。同样为了利益,陈平可以默许刘邦庶长房的几个孙子杀绝了嫡长房!这样一个人,对于普通人而言堪称十足的“小人”。但对于帝王而言却恰恰相反,为了个人利益算计得清清楚楚的人往往野心都不大,而这正是帝王们最希望看到的。刘邦这一点的确没有看走眼,从后来的历史来看,陈平这个人的野心的确不大,这或许就是刘邦为什么不怎么猜忌陈平的原因所在吧。
陈平是汉初最顶尖的的政治家,谋略家。陈平年轻时,因家贫娶不上媳妇,还曾经勾搭过自己的嫂子,名声并不是很好。但这个人做事非常的公平,特别是在秦未那个动荡的年代,陈平的自保能力非常的强,如有一次单身一人乘船过江,船夫想乘机图财害命,陈平非常的机敏,当着船夫的面把身上的衣服脱光,然后就在船上睡觉,船夫见他是穷鬼一个,无财可图,只好把他渡过江去。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先是在项羽帐下担任都尉之职,后投靠汉王刘邦,得到重用。投汉后,他为大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如设计挑拨项羽和谋士范增的关系,关键时刻让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在和单于的战斗中,设计解白登之围,利用云梦之游,智擒韩信等等。陈平就是刘邦的心腹,而且陈平没有军权,对刘邦构不成威协,因此,刘邦对陈平比较放心,加上陈平自保能力强,刘邦曾经说过,安刘氏天下者,周勃陈平二人而已。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残害刘氏宗室,封吕氏宗亲为王,又是陈平和周勃铲除吕氏,迎立代王为帝,使汉室江山转危为安,陈平最终坐上了丞相之位,而位极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