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孩子不懂感恩,似乎是孩子天生不懂感恩,其实孩子懂不懂感恩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家长。感恩能力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孩子后天的成长付出最多的是家长。
不管孩子以前养成了什么样的习惯,在家长意识到孩子不懂感恩的那一时刻,就开始自我改变吧。我用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大家分享做为家长,我们到底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
自己表达对家人的感谢,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你刚刚在单位获得了奖赏,记得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你能分享的人,向他(她)表示感谢。
我自己现在能坚持运营自媒体 4 年,也跟着孩子成长了四年,每每获得一个奖励,都会和家人分享我的快乐,向他们表示我的感谢,这种感谢是真诚的,不仅仅是限于言语,行动也必须跟得上,比如对老人的体贴和关爱,陪老人聊天,和她讲外面的一些事情,增加她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比如和爱人说几句开心的话,比如直接告诉孩子,“这我得感谢你,是你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当然还可以外带物质的表示。
这种生活中的事件是最能熏陶孩子的。
如果别人帮助了自己,记得及时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就是一时没有机会,也要把自己感恩的心情表达出来,不管被感谢的人在场与否,这种感恩的心情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图片来自网络)
为孩子创造为别人服务的机会,让他享受到被感谢的幸福。
很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喜欢把孩子照顾到无微不至,我要说这是一种很蹩脚的爱,也是一种培养白眼狼的绝好方式。
对于小孩子,可以让孩子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擦桌子、或者摆放碗筷,再或者让他利用他的所学帮忙做一点事情。我自己创作中断时,曾经让自己孩子写下诗歌或者选择他比较优秀的作文供稿,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美术作品什么的,现在我自己的 LOGO 就是麻烦孩子帮我做的。每次他帮我做了事情或者他为全家人做了事情,我都会表示真诚的感谢。
今年我的生日,孩子放学早早回家做的饭,虽然简单,但很舒心,从准备饭菜到洗碗整个都不让我动手,还坚持陪爸爸去给我买礼物。我很及时地表达了我的幸福感,同时,我自己还当着爱人和孩子的面给自己的妈妈打电话,表示对妈妈的感谢,先生还主动给老人表达了心意。
这些事情, 生活中的事情,孩子都参与了,这样的熏陶比什么样的感恩道理都有意义。
奶奶的生日,我和爱人为老人张罗,一个目的只要老人高兴,根据老人的心意去做,细节就不必一一告诉老人,这些事情孩子即使没有清楚每一个细节,但是他能感受到我和爸爸的诚心诚意,也能看到我和爸爸的言行,也能感受到老人的快乐,还有姑姑叔叔们的快乐。这就足够了。
父母永远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在家长感慨孩子不懂感恩的时间里,是否反思自己以前是否没有给孩子真正示范过感恩家人的机会呢?是否没有为孩子创造过接受他人感谢的机会呢?
(图片来自网络)
感恩教育,前几年很多地方组织孩子们一起给妈妈洗脚,还组织孩子们集体向父母鞠躬,这样的活动出于好意,可以作为某个活动中的一个点,比如毕业典礼什么的,但是不能做为一个重点或者主题。这样的主题很有些哗众取宠,很难落地的, 一个孩子不可能总是生活在有组织有安排的活动中,他是生活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的,所以生活中最好的熏染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家庭对孩子这方面缺乏教育。大环境的影响,现在孩子少了,家里就一个两个孩子,对孩子太娇惯。物以稀为贵吧。当你太宝贝某个东西时。你只有一味的付出,而没有索取。什么都想给她最好的,甚至于对他的人生早就有了规划。工薪阶层不惜送孩子出国读书,自己省吃俭用,却为孩子的前途而不惜一切。现在孩子攀比的是,谁谁被送出国读书了,谁谁父亲给买房了,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周围的同伴都是如此。他们看不到这些背后父母的努力付出。父母只是一味的付出,而不让孩子干这干呢,那孩子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了。得到父母这么多,从没想过怎样报答父母。
六七十年代,家在农村的那一代人。从小都会帮父母割草,种田,割麦子,收棉花……亲身经历感同身受,那时候长大的孩子。都很懂事,孝敬父母,赡养父母,都懂得感恩。
二、感恩教育比较缺乏,现在社会有些太物质化,一切都要拿钱说事,人情关系变得冷冰冰的。人心也变得冷冰冰的。谁还谈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