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现象之我见
热闹的音乐声中,大妈们随着音乐节奏整齐划一的在各大公共场所内跳着舞蹈。 这一“现象”包含几个要素:1,公共场所 2,音乐 3,人群。 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广场舞”这一中国独特的现象。然则,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由于该现象造成的与普通民众正常生活的冲突,将“广场舞”这一时代产物推到风口浪尖。
接下来我来依次回答一下我提出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老人会聚集在一起选择以广场舞的方式进行休闲娱乐?
这里我引用的是吴春晖在《大众文艺》中发表的文章:《广场舞时下兴旺之探析》中的部分内容。广场舞之所以能迅速掀起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丰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物质需求被满足后精神的需求就变成亟需满足的部分;其次由于广场舞具有随意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它在群众中的普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后是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新建;最后是国家对这种文化形式的推广,主要通过文化站的形式。
这样四个解释基本就成为了广场舞普及的原因,概括来说是:经济,文化、市政设施及其自身这样四个因素。
然而现在更多出现的热点话题并不是广场舞有多么的锻炼身心,而是它的存在造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广场舞的构成要素所必然产生的。公共场所跳舞造成堵塞交通的问题;音乐造成噪音问题;以中老年为首的人员构成是堵塞噪音等问题愈演愈烈但协调未果的原因。
这里我就可以回答我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广场舞扰民,如何从政府、群众等几个角度来看待或者缓解,以及这到底是综合的社会性问题还是单纯设施建设问题。
广场舞扰民,不仅因为广场舞本身,还因为跳广场舞的人群。我曾在报道中看到几个老大爷为了驳斥反对广场舞堵塞交通的问题说出:“因为汽车也堵塞交通所以汽车都不能开到大街上?”的疑问句。邱海龙对广场舞人群曾做过一份调研,有效问卷为 376 份。其中,30-50 岁参加广场舞的人是主力军,人数占到 76.6%,另外从文化程度上来看初高中人数占多,共计 69.2%,并有高文化层次的趋势。之前我以为跳广场舞的人群是相对来说文化层次较低且年龄大概在 50 左右的人,现在发现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误差。 因此我无法对该人群不肯为高考生降低音量这样的行为做出更进一步的解释,想来只有自私二字能够解开这个谜团。
所以要缓解广场舞扰民问题就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设施建设。 个人认为建设室内的休闲娱乐场所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而城市规划中如何增加群众活动区域减少广场舞跳到地铁口的窘境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最后,希望广场舞扰民问题能够解决。 对我而言,这就是个大家都退一步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放到台面上就成了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和谐社会何时才能到来。
工作之余,下班之后,梳洗打扮,上街逛逛,开心娱乐,健身锻炼,身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