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流派

1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是的,当今太极拳的流派繁多,除了陈杨吴孙武五个最有影响力的派别之外,尚有武当,青城山等道教门派,甚至佛门弟子亦有练太极者。民间及头条上凡太极拳前面冠有副词的,严格意义上讲都可认为是一种派别,而且既便是同一门派,其练法也不尽相同,比如有陈式洪传,陈式内部又分大架小架,老架新架,嫡传外姓等等,类似的情况各个门派都有。

造成这一现像的原因,是练者对太极这一古代哲学名词及思想内涵的认知出现了差异。

太极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太极是宇宙原始状态时的一种混沌之气。

人类的一切主观行为均来自自身的思想,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思辨探索,是一种智慧,是研究世界观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认知方法和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客观地,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自觉地顺应并利用这个规律,使人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期在社会活动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获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太极拳的编创者引古代《易经》之哲理,即阴阳五行学说,非常科学的将养生术融入武术,使两者和谐统一,养生技击两不误,两者相互促进而兼得,这种效果从著名的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记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八九十岁的人称为耄耋之人,古代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耄耋之岁尚能抵御三人以上的同时攻击,其养生技击之效果可见一斑。最初的编创者甚至考虑到了太极拳的适应人群,养生是其基础,为主业,为本,技击为未,是副产品,本未不能倒置,此即太极拳的高明之处,与太极阴阳平衡消长之理完全相符。

古往今来,世界上先后出现过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比如中国的老子,庄子,古印度的释伽牟尼,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近现代法国的笛卡尔,德国的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他们用不同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诠释这个世界,从而从某个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太极是一种抽像的古代哲学思想,人们对太极涵义的理解,受观念,学识,思维方式,甚至环境的影响,会有很大的差异与不同。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即所谓因果关系。有趣的是,太极拳尽管是在同一个门派内,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尽相同,因为学生的悟性及接受能力亦有区别,以上这些原因,大概就是当今太极拳门派很多的原因吧,个人管见,敬请指正。

按照正常事物发展规律,当某种技艺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特征后,被冠以某某流派也是情理中。然而太极拳的习练者中,却有许多沽名钓誉之辈,为了自创流派而刻意创造改编,在我所认识的太极拳公园练习者中就有两位这样的老头儿,自诩某某式太极拳,一般是冠以自己的姓氏,问其缘由就说,他的追求就是要创个自己的流派,流芳千古。且不论其拳艺水平的拙劣可笑,单就其这出发点就何其荒谬啊,流派能是自己刻意创造的吗?我做理解的流派诞生应当遵循拳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假使某位拳师技艺精深,于某方面造诣非凡,技法独特,引起很多人的学习与模仿,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传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被传习者以区别其他同类技术的分辨,而形成所谓的流派。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