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可行,毕竟现在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简直就是送进了赌场。幼儿虐童事件越来越多??不要怀疑,就是善良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近年来民办幼儿园越来越多,家附近只有一家每个月学费一万的幼儿园?你是上还是不上?甚至有没有想过,可能家长花的钱越多,孩子受到虐待的可能性就更大?
为什么这么多幼儿园出了事,入园率还是居高不下
因为开办幼儿园最大的资质不是教学水平、不是教师资质!而是土地所有权!能拿到地或者能买到地,才是幼教集团真正的竞争力。和其他学校的性质不同,对于幼儿园,大部分家长只会把孩子送往 3 公里以内的幼儿园,然而在一线城市,这样的好地方基本已经全被占满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幼儿园在曝出丑闻后,休整一下还能继续营业,甚至火爆如常。如果这家幼儿园不开了,附近的家长会瞬间感到十分不便。尤其是当国家大力鼓励民办教育的当下,牌照的门槛已经远远低于土地。可以这么说,幼儿园是一个“地域垄断性行业”。
1、二胎红利导致资本家纷纷入行
尤其 2016 年全面实行二胎政策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觉得这是一块好分的蛋糕。
- 原本生产 LED 屏幕的威创股份,以 8.57 亿元全资收购了“金色摇篮”;
- 原本生产白酒的皇台酒业也停牌重组,拟从白酒转幼教。
无论原来是干出版的,还是干地产的,A 股上市公司们纷纷开始投资幼教。
这几年,民办高价幼儿园“风生水起”,有家长对公办园“资源短缺”现状的无奈,有为孩子量身定制优质发展空间的期冀,也有需要警惕的攀比与盲从……
- 每年 10 万元 上幼儿园为什么会这么贵
2、幼儿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二胎政策 + 晚婚晚育忙工作,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仿佛能让自己享得半刻清净,近年来幼儿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 北京市东西城 2015-2017 三年共增 8000 余幼儿园学位
-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2016 年达到 77.4%,2020 年将达到 85%
家长花的钱越多,孩子受到虐待的可能性可能就更大
现在办园资质就两个,牌照 + 土地,那小地方还好说,尤其那些一线城市的好地方,住宅 3 公里内的土地,不可能便宜吧,在这种地方能办园的,还是资本家偏多,资本家重利,变着花样地给你编食谱,搞高端教学,但真正决定孩子是否会收到虐待的才不是各种教学理念或是硬件设备,而是幼师及园内其他工作人员的素质!!
幼师的资质真的不是一张证书或学历能证明的,更多的应该是天赋。要知道,这个职业需要对“熊孩子”的行为、噪音,工作中可能面临到的各种混乱场景有着足够的容忍及处理能力,此外对心理及沟通能力也有着不低的要求,那么理想的幼师应该是天生喜欢孩子的人才对。
而幼师收入又真心图太高,部分真心喜欢孩子的人会顶不住经济压力跳槽其他行业。
背景幼教的平均工资据统计是 5620,而很多三四线小城市,幼师只能拿到两三千的工资。
必须就那么碰巧,在家附近不远的地方,有家园主对业务上心、园长和蔼可亲、幼师细致耐心的幼儿园,才能基本保证孩子安全度过学前教育阶段。这完全是个赌博,没任何技术含量。
题主家庭条件允许,就自己在家教孩子吧,赌不起还躲得起。
两孩妈妈来解答。一句话,不可行。
1、上幼儿园,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在家教育给不了。
送孩子上幼儿园,不仅是为了孩子可以得到照顾、学到一些知识和才艺,大人可以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
上幼儿园,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他在幼儿园,会接触老师、同学,学会和别人建立关系、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适应一套不同于家里的规则、建立与社会的关联、培养起对社会的认知,这些,都是在家里教育做不到的。
孩子在家教育,只能接触到有限的几个大人、一起玩的数量很有限的几个小朋友,而且一个家庭能为孩子安排的生活内容,也远不及幼儿园丰富,即使爸爸妈妈有很好的教育背景,能够给孩子足够好的知识启蒙,但孩子不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生活,对于他的社会认知、情感的发展会非常不利。
有的家长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或者上非正式的“私塾”,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在非社会化的环境中,孩子的知识、智力发展可能不受影响,但孩子的社会兴趣、社会情感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等他再打一些,需要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规则、接触更广泛的人群时,这些缺陷就会显现出来。
2、孩子没上过幼儿园,会影响孩子上学后的自信心。
从孩子自信心的角度来考量,不送孩子上幼儿园同样不可行。几十年前,确实有很多孩子是没上过幼儿园,直接上小学的,但那时幼儿园教育还不太普及,有相当多的孩子,是不上幼儿园的,这些孩子在一起玩耍,足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充分社会化的环境。
但是现在,可以说绝大部分孩子是上幼儿园的,这会让不上幼儿园的孩子显得格格不入,他会和小朋友缺乏共同语言,很难交到朋友,而且上学后,同学之间谈论起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另类、自己被排除在外,很难融入群体,这对孩子自信心的发展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