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发动机,名字就叫火箭发动机,它们所用的燃料也是五花八门,具体情况要视火箭的类型而定。
火箭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其具备了相应的比冲,或者换个容易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火箭燃料在燃烧时,通过发动机这个推进系统,完成了相应的冲量效率,形成了动量。
再简单点,火箭通过屁股放出能量,然后这股能量冲击与空间形成了机械传递式的作用力,当这种能量持续运行时,火箭即被不断的加速度和向作用相反的方向推进。
一般大型的导弹,如洲际弹道导弹等,采用的技术与航天火箭没有太大区别,所以燃料应用上也遵循了“氧化剂—燃烧剂”的搭配原则;为了应对高速度大能量的燃烧,燃烧剂必须配合氧化剂,将化学能释放到极限。
早期德国 V - 2 飞弹上使用的就是酒精为主燃料,然后搭配了液氧和过氧化氢,还使用一部分用于低温保护的液氮。后来的苏联、美国仿制的早期火箭也使用了同样的设计。不过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酒精很快就被淘汰了。
如今的弹道导弹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液体导弹的燃料成分主要是以液氧为氧化剂的各种肼类、液氢、煤油、氟类等等。像“液氧 - 煤油”这类,都属于现代比较流行的技术。不要小看液体燃料,它们具有极大的毒性或腐蚀性,苏联在研究液体燃料的过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国宝级科学家坠入燃料池,十几秒即被溶解。还有整个导弹基地 70 人被泄露的燃料化为灰烬。
而固体火箭的燃料成分则复杂的多,比如有种配方是铝粉、氧化铁再加上稠化固体剂,像蜡烛那样加热溶解,然后与高氯酸铵颗粒进行机械混合,凝固后进行封装。据称最新型的固体燃料已经可以通过 3D 打印机打印出来。各研发国一般会严守相关奥秘,避免对手获得超越的灵感。
简单理解的话,我们可以将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系统理解为一个大型的二焰火,基本的概念真的没啥大区别。
也正是因为这种设计,让固体火箭在关机启停方面一直存在问题,你能把窜天的二踢脚摁熄了再点燃吗?它的好处是贮存性良好,拿出来就能打,不像液体火箭,临到要死的关头了,还得满头大汗的灌燃料,何况那些燃料对导弹兵的健康危害极大。
话说回来,正因为燃料系统的复杂,所以火箭发动机的设计研发也比较复杂,简单的进行分类的话,仅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就可以分为“全液氧”、“加氢氧”两大类,而固体发动机品种更多,一般都对应于本国所设计的燃料而定。
其它的导弹则远没有弹道导弹复杂,毕竟它们不需要到达什么超远的战术目的,例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它其实采用的只是个类似飞机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燃烧的是与战斗机一样的航空煤油(战斧升空采用的是屁股上的助推火箭,打完即丢)。
这不难理解,本质上巡航导弹就是种自动化的自杀小飞机,从当年纳粹设计 V - 1 飞弹时就是如此,它是第一代巡航导弹。
空空导弹、防空导弹、战术对地导弹等,则多使用的是固体燃料加固体发动机的方案,如美军 AIM-120 超视距导弹,典型的固体火箭技术。其它如“小牛”、“地狱火”等等都是同样的路数,许多这类战术导弹为了兼顾贮存性能和易用性,都采用了单极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某些高性能的反舰导弹、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则采用了冲压发动机,这也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一种。关于这种发动机我们可以参考 SR-71“黑鸟”侦察机,它就是使用冲压发动机的表率。像我国的鹰击 12、雄风 3 型,印度的“布拉莫斯”,欧洲的“流星”,苏俄的 SS-N-22,都采用了冲压发动机。
至于哪个火箭烧柴油,这个似乎没有发现过,毕竟小型火箭已经完成了全固体化,而大型火箭的燃料则复杂的多。相比于较成熟,利用率也较好的航空煤油,完全没必要再增加一个柴油类来添乱,人们多的是煤油、液氧、液氢、联氨、酒精、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过氧化氢、对苯二酚等等给火箭烧。柴油的性能怎么说呢,就像苏东坡说“黄州好猪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一样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