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不会忘记单位里的第一个师傅~~~一个霸气的小老头,正是因为他的霸气和德高望重,作为他的徒弟我也能沾光被别人敬重三分😄
记得入职的第一天,因为自己填表的字写得比较工整很幸运地被留在了机关科室帮忙(这些是后来才听说的)入职当天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被下属单位领走,只有我一个羸弱的女孩子孤零零的站在原地,低着头,仿佛是犯了错误的坏小孩,心里感觉自己没被用人单位看上,很伤心、很无助,眼泪在眼圈里打转,仿佛随时都能喷薄而出……忽然,给我们安排工作的老师们全都站了起来,毕恭毕敬的向一个缓缓走来的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小老头点头致敬,那个小老头向他们摆摆手,径直向我走来,正在不知所措的我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地偷瞄着他。“你叫李想?”端详了我半天小老头终于开口了,语气平和却不失威严,我使劲地点点头说是。小老头仍然用严肃的口吻对我说:“你跟我走!从今天开始你跟着我干活!”我既有点胆怯又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终于有人肯要我了,有点小确幸。
跟着师傅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他的办公室在走廊的最里边的一个套间,并且是自己一个办公室,我看了看门口的牌子【人事教育科长室】又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是大领导,难怪刚才那些老师都对他毕恭毕敬!这时候,本来严肃的小老头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放松些,别那么紧张!”他用手指了指外间的一张桌子说:“以后你就坐这儿吧!”我赶紧点头称是。接着师傅又给我介绍了本科室的工作内容,和我的具体工作,主要就是协助师傅做一些文案上的工作,还有就是定期下基层去调研,师傅让我回家准备水杯、饭盒等用品,明天一早正式上班,我高兴的与师傅道了再见,一阵风似的逃了出去,说实话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还给这么一位不苟言笑的大领导当徒弟,真的是有点小紧张,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师傅的敬畏之心。不过,没过多久同学们就互相通电话,都夸我的工作好,不像他们到基层卖苦力,看着大家羡慕嫉妒的表情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以后的日子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默默度过,在这期间,感觉师傅其实也没有那么严厉,甚至于有的时候还觉得他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初入社会懵懵懂懂,师傅就事无巨细地讲给我听,就连去食堂打饭、怎么坐车回家都会亲自带着我去,给了父母般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有一次是我和另外一个女同事下基层去调研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要求每个职工都要填写表格,没想到挺简单的一件事居然遇到了大麻烦,基层的人看到我们是两个小姑娘之前也不认识就难为我们,说:“谁知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凭什么给你们填表,赶紧走赶紧走,别耽误我们干活!”我们两个又气、又委屈、又害怕,还担心师傅交办的工作完不成怎么回去交差,没办法只好给师傅打电话诉说委屈,师傅一听立刻大发雷霆,告诉我们等在原地别动!不一会儿,这个单位的局长亲自赶来连连鞠躬道歉,并把我们请到局长室喝茶,局长亲自督办,一会儿功夫职工的表格就全部填好交到我们手上,我真佩服这霸气的小老头💪💪💪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师傅要退休了,千般的无奈、万般的不舍!师傅拒绝了我们准备很久的欢送会,最后一天一直到下班铃声响起我和师傅谁也没有动,就这样静静的面对面坐着,望着泣不成声的我师傅摆摆手说:“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再呆会儿”我默默地站起了身,在回头的一瞬间分明看到师傅眼眸里晶莹的泪光在闪烁……
开始的几年我跟师傅还断断续续会有些联系,后来随着自己的成家立业、随着工作的多次变动,慢慢的也没有了师傅的消息了,但是不管师傅现在哪里,他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时光隔断了我们的距离,却隔不断我们师徒的情谊!感恩师父!!!祝师傅一切安好🙏🙏🙏
1997 年参加工作,作为大学毕业生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当时大学毕业生不是很多,科室里的人都认为既然大学毕业那就自然能独当一面。
那是单位电脑还不普及,写材料都是手写,记得当时和杨科长、陈同事一个办公室,工作总结都是我手写后交由杨科长修改,反反复复,修改成文后,然后拿到单位门外的打印部去打印。现在回想起来,一年中,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写工作总结、拟定转发省里的公文、报表统计,然后就是每天去锅炉房打开水、帮科长把茶水泡好,打扫我们办公室的卫生、搽桌子、拖地。每天早到办公室是必修课。当时都没有卫生外包这类情况,每个科室的卫生都是科室里年纪最轻的新进员工负责。
杨科长应该是我的第一位师傅吧,50 多岁,平时话不多,每天看省里下发的文件是他的必修课。办公室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纸制记事本、一支笔,写写文件重点,做做记录。杨科长让我撰写各项工作总结,然后交由他修改,圈圈画画好了定稿后,再去打印。当时省里刚开始实行用电脑录入进行统计年报,企业提供纸制版后,由我们科室汇总统计导出后用三寸磁盘上报省里。我是最新来的新人,然后第一年的统计工作就让我承担了,诚惶诚恐中,一个电脑菜鸟开始了每天的加班工作,因为每年都要到省里开统计工作会议,这项业务工作在自我摸索、电话咨询省局的过程中跌跌撞撞的完成了。
一年时间后,二级局升级为一级局,机构调整,人员扩充,我们搬到新的办公地点。杨科长升级为副处级调研员,单独一个办公室。然后来了新的科室领导陈科长,我继续开启写总结、写计划、转发公文的工作。由于人员扩充,统计工作转移到了新成立的统计科负责。
回想起第一份机关工作,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公文的严谨性。但作为承上启下的地级市,其实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特色工作,和现在的地级市机关工作模式完全两样。因此,在工作 4 年后,在一片考研的大潮中,我顺利考取了省会城市的研究生,离开了机关体制。
听说杨科长过了 3 年也退休了,离开这个单位后,后来再也没机会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