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请,每当过年。眼前就浮现出,小时候妈妈围着锅台,煎炒烹炸的画面。
妈妈的老家是河北的,因为随军,跟着爸爸来到了大连这座海滨城市。
随军以后妈妈被分配到水产公司工作,做为一个内陆来的人。虽然那时候大连的鱼和各种海鲜特别便宜,而且也很多。但妈妈始终吃不惯海味,总是在过年的时候烹制一些家乡的菜。
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一到过年,老家的亲戚就会邮来一些家乡特产。妈妈最喜欢用家乡的糯米粉,和来家寄来的红小豆。炸制《油炸糕》,还有一道必备的就是“粉鸽子”。
因为我是出生与大连,对来家没什么印象。而妈妈的油炸糕可是真的香,糯,甜。
颗粒饱满的红小豆经过浸泡,用小火慢慢熬煮至粘稠。加上白糖,轻轻一搅,糖融化在香香沙沙的豆泥中。
糯米粉用开水烫过,用手压成皮。包上豆沙馅,风匣拉起来。油温四成热的时候,把炸糕入锅慢慢的炸至金黄浮起。
我和哥哥早已“垂涎三尺”了,刚出锅的炸糕。冒着热气,左右手来回掂着。香,脆,粘,甜的滋味。对当时一年也沾不到几滴油腥的我们,简直是无上的美味。
再一个就是“粉鸽子”。用绿豆粉摊成的皮,包裹上肉馅,用水淀粉封好口。入锅炸酥捞出,吃的时候切成马耳朵形状。
咸,香,脆的口感,最主要当时很少吃肉啊!这个一般我和哥哥,只能在出锅的时候捞上一块。剩下的都放起来,留着过年期间“待客”了。
现在我老妈已经八十岁了,干活开始丢三落四的了。可每到过年一定要炸上,一锅的油炸糕。
她的两个孙子却对这种美味,不太“感冒”了。一般都是在我和哥哥的威逼利诱下,象征性的吃上一个。并且言不由衷的说上一句,“奶奶做的真好吃”。每当听到孙子的话,妈妈那布满皱纹的脸,都会笑的舒展开来。连声说“爱吃,奶奶可以天天做。”
“粉鸽子”现在已经远离我们的餐桌了,油炸的食品也就偶尔吃上一顿。不过我真的怀念妈妈在我们小时候,做的油炸糕和“粉鸽子”,再那个年代是一年才有一次的美味啊!
最后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祝军嫂们生活美满,阖家欢乐! 因为军功章上有你们无私的奉献!
敬礼
我妈妈姐妹四个,她最小又因为老五老六是男孩,姥姥姥爷认为是因为妈妈的出生才带来的男孩所以从小就特别宠妈妈。妈妈生于五十年代初,那个年代的人在出嫁前没做过饭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妈妈就从来没做过饭,姥姥姥爷基本不用她干活,她被宠着长大,结果就是导致妈妈一直都是小女孩的性格,并且特别不会做饭,做的难吃你不能嫌弃,要不她会不高兴,但是有时候真是难吃的她自己都嫌弃……不过事情都有例外,她唯一例外的就是春节做的炸肉炸丸子绝对是厨神附体,也有可能是平时做的太难吃了,(导致我对美食的要求严重降低)我记得每年进入腊月我就开始惦记妈妈做的炸货,等到做的时候,我就在边上偷着吃,吃到饱吃到撑……妈妈一般会炸一大盆,留着正月慢慢吃,想吃的时候直接烩一下做成糖醋或者溜肉段溜丸子,好的让我希望能够天天都过大年。后来长大了离开家了,吃到的东西多了渐渐也就忘了小时候的味道,后来妈妈因病去世后,我越来越怀念小的时候妈妈那难吃的饭菜,我想也许怀念的不是饭菜,而是妈妈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