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稻米常规杂交水稻的价格差距较大,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一个追求品质和健康,一个追求稳产和丰产。想要在减产的前提下还不降低收入,只能是采取有机或者绿色种植的方式种植优质、健康的有机或者绿色稻米。
有机稻米与常规杂交水稻的价格差距较大,这是必然的。有机稻米的口感好、基本不存在农药残留的情况,在食品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常规杂交水稻,片面的追求产量必然会施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来保证水稻的稳产和丰产。这就导致了两种水稻的最终流通渠道的差异,一个流向中高端的小众市场,一个流向低端的大众市场。市场布局就不同,价格怎么能够相同呢?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农残、种植方式以及市场流通方向。
1、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我国当年农产品市场不可规避的一个话题,从毒大姜、毒韭菜直到抗生素、激素含量超标的禽畜类制品,农药残留的问题屡见不鲜。所以,近些年关于农药残留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话题也是很多的。因此,很多的农业从业者就开始转变农业思路,走精品的路线。怎么走?从现代化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农业生产方式向杜绝化学农药参与的方式转变,这儿是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稻农、合作社都在进行鸭稻、蟹稻、虾稻以及有机水稻等够尽量避免化学农药参与的种植模式,目的就是通过减少农药的参与、规避农产品的农残问题,走精品的路线。
可以说,上述的几种水稻种植方式在降低农残或者达到零农残的路上都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其中的病虫害防治还是需要农药的参与。因为杂草可以通过人工、鸭子或者机械防除,但是病害和虫害的防除只能依靠农药。虽然说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号称经过“有机认证”的杀菌剂、杀虫剂,但是其本质上还是化学农药,并不能杜绝农残的存在。比如说经过“有机认证”的杀虫剂“高氯”,您能说同样化学成分的“高氯”,通过有机认证的就毒不死人或者残留期就短吗?不能吧。所以,现有的有机或者绿色种植模式最大的难题就在于病虫害防治。而且,很多的病虫害并不能通过“生物防治”进行防除,这也是我国优质、高效农药中的一个难题。
而且,现在很多的所谓有机或者绿色农产品也在偷偷地使用一些常规的农药,只不过很多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朋友不了解而已。就以稻田的杂草来讲,除了使用除草剂,还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来实现杂草的零发生。也不要说覆膜移栽,推广的面积及其有限。
2、种植方式。 在有机或者绿色水稻种植的方式方面,与常规的杂交水稻种植也有较大的差异。最直接的就是肥料施用的差异,有机或者绿色水稻的种植使用的是有机肥或者鸭、虾、蟹的粪便,而常规的杂交水稻则是利用化学肥料。所以,有机或者绿色种植的水稻在养分供给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劣势,产量降低是必然的。如果您听说那个企业或者个人使用有机或者绿色种植的手段种植水稻还高产,基本上就是骗人的。
而且,由于一些种植户采取鸭稻、虾稻、蟹稻等种养结合的方式,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化学农药的参与。因为虾、蟹、泥鳅等对化学农药也都是较为敏感的,盲目的施用的确会对虾、蟹、泥鳅等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3、市场流通方向。 常规的杂交水稻,主要的流通渠道方向是中储粮收储、少量的进入米业进行原粮加工。所以,对于种植面积较大常规杂交稻,主要是以储备粮的方式进入国储,价格自然不会有什么优势,毕竟是以出米率、含水量等条件作为定价的标准;但是有机水稻呢?流通的渠道主要是原粮加工、精加工之后进入中高端市场。两者的定位就不同,能进入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价格必然会有一定的优势。
以上是我对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大米嘛,必需品。
有机大米的味道好吃,很香,看着好看,吃着有面子。
其次有机大米是天然的,农药、化肥的残留量很少,对身体有好处啊。
其他的嘛,至于好处,有机大米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身体所需。
至于贵,我总结一下几条
一是 有机大米是要经过很长时间沉淀的:打个比方说农药、化肥残留多的土地,要闲置几年,种出来的大米,经过检测农药、化肥含量达标,才允许卖。听说检测一项的费用就好几百大洋,总共好几十项目,很长时间,最后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二是 产量少:有机说是天然的东西,顾名思义,自生自灭。所以东北的大米面相多“瘦长”,就是饿的和抗外因素导致的。目前有机大米一亩产量大概 400-500 斤左右,袁爷爷的杂交稻 1000 斤啊,怎么能比较啊。物以稀为贵嘛。
三是 人为因素:不乏有商家是在炒作。
四是 有机大米的要求确实比一般大米的高,成本什么的自然增加了。不过有机米确实质量好,味道香。
总之,有市场有需求。有机是最近新概念,凡与有机有关的,就格外贵,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