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16次阅读
没有评论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被宝玉抢白。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原来林黛玉 …… 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这段话,常常被视为宝黛精神上高度一致的证据。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第三十六回,宝玉挨打养伤。

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 ”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

这里说到“宝钗辈”,意思是说,宝钗等姐妹们都曾经劝过宝玉读书入仕的话,结果宝玉把她们都骂作国贼禄鬼。

而林黛玉,是独有的一个“自幼不曾劝他立身扬名”的人,所以他深敬黛玉。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事实上,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就是科举出身,曾经中过探花,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林家祖上袭过列侯,如果在苏州以前也曾有个护官符,那么林家八成也是榜上有名。林家跟贾家一样,虽然有世袭的爵位,却有随代降等的忧患,袭了四代就要停止了。贾家到了贾蓉已经是第四代了,子孙又不争气,没有在政治上得力的,封建时代升官与发财紧密联系,贾家子弟没有占据朝中要职,于是贾家“内囊尽上来了”,只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能维持一个体面的排场,但也已经是末世。

可是林家跟贾家不一样,因为林家有林如海,他能考中殿试第三名,拥有天子赐花、琼林赴宴、御街骑马的殊荣,这个起点非常高。因为有了林如海这个学霸的出现,林家既是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通常科举是寒门子弟跳龙门的捷径,凭本事考上来的官自然看不起受祖宗荫封的官二代们,然而钟鼎之家却又看不上那些凤凰男,书里说“傅试原是暴发的”,觉得这些人没有家族底蕴。

林如海这样两者兼具的人物是最难得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好出身。

林黛玉五岁跟着贾雨村读书,一年的功夫,已经读完了《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宋朝理学家朱熹注释的《四书》既融会了前人的学说,又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切于世用;后来以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地位的日益上升,朝廷便将朱熹所编定注释的《四书》审定为官书,到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举考试,正式把出题范围限制在朱注《四书》之内。明、清沿袭元制,衍出“八股文”考试制度,题目也都是出自朱注《四书》。

林如海因为无子,将黛玉当作儿子养,所以自幼就给她读了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黛玉继承了学霸父亲的优良基因,“一肚子文章”,闺房布置有如读书公子的书房。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黛玉入贾府几年后,贾政还在嘱咐宝玉的塾师先把四书讲透,说明宝玉那时还没太读明白《四书》。可见两人学习能力的差异。

而宝玉自己虽然不爱读书,但对《四书》还是很推崇的,他对探春说,除了《四书》之外的书,杜撰的太多。他焚书,也只留下了《四书》。这说明,他对儒家经典相当尊重,决不是真正的封建礼教叛逆。他与黛玉在三观上是相合的,他们的三观也是符合传统礼教的。

宝玉所反对的是追求仕途,为了升官发财而进行功利性的读书考试。而黛玉,虽然是探花的女儿,却从不劝宝玉追求科举仕途。要说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

从浪漫主义的角度说,就是前世因缘。

黛玉前世是灵河岸边绛珠草,得神瑛侍者甘露灌溉,所以发愿陪他下凡,用毕生眼泪偿还他的灌溉之德。神瑛侍者下凡,就是宝玉。黛玉要向宝玉还泪,其实就意味着要偿还他一生的深情。

也就是说,黛玉是命中注定要爱上宝玉的,无论宝玉是什么样的条件 。哪怕他是薛蟠孙绍祖那样的浊物,她也会爱上他。所幸,宝玉是个文雅温柔的美少年。而他唯一的原则性问题,就是人生追求不符合家族期望。可是这对于黛玉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她爱宝玉,所以能无条件接纳宝玉的一切,哪怕是比这更严重的缺点,她也能接受。而黛玉的可爱就在这里。

爱一个人的优点,那叫偶像崇拜;而连缺点也能爱,也能接纳,才是真正的爱情。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说,黛玉不劝宝玉追求功名,因为她最了解科举仕途的本质。

我们看看那些曾经劝宝玉立身扬名的女孩,包括宝钗,湘云,袭人,可能还有探春之类。可是,这些女孩子,她们的血亲中有哪个男子真的曾经从科举获得了好处吗?并没有!

也正因为没有,所以她们把科举的好处无限放大了。

薛家买卖日衰,史家家道中落,贾家内囊尽上来了。如果她们的家族中能有一个子弟此时中举做官,像林如海那样使末世家族重新焕发生机,那该多好!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林黛玉,因为亲历了做官父亲的生活,反而不太把功名当回事儿了。

林如海是巡盐御史,清代巡盐御史,自康熙以后或从内务府直接选任,或者由其他职位上的内务府出身的官员兼任,虽均加监察御史衔,但一般使用原官品级。其职责主要是收缴盐税,并监督盐商的专卖,因为是钦差大臣,虽然品级按照原官,但实际地位与一品大员相差无几。这个差事绝对是当时的肥差,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担任。

东汉以来,“兰台”或“兰台寺”逐渐成为御史台(明代改都察院)的代称,同时“兰台”也被作为史官的代称。唐代时,“兰台”还成为秘书省的别称,并一度存在“兰台大夫”的官职。《红楼梦》中林如海担任的兰台寺大夫,有研究者认为当指都察院御史。清代的都察院初设承政 1 人,左右参政各 2 人。顺治元年改承政为左都御史,参政为左副都御史。三年规定左副都御史满、汉各 2 人。五年则定左都御史满、汉各 1 人。右都御史,为总督兼衔。右副都御史为巡抚、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兼衔,都不设专员。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清史稿·职官志二》说:“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这个职位是言官,权力不小,百官敬畏。

林如海所任的兰台寺大夫,大约在三品到五品之间,而状元的初授官才是从六品修纂,还得在翰林院干满三年才能散馆另授职务。如果要林如海在短短三四年间从六七品官升到都察院御史,并且得到皇帝超出一般的信任,得到巡盐御史这样的肥缺,理论上不太可能,毕竟《红楼梦》不是《鹿鼎记》。所以,林如海应该是少年中举,之后一步步凭借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以及非同一般的机遇,又经过多番历练,才能在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升到这个人人眼红的位置上来。

但是,权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多少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摆平,多少利益计谋需要筹划运算,虽然林如海才智过人,但案牍劳形、钩心斗角的生活是免不了的。

常年放外任的他八成也有风过西窗客渡舟船无觅处的漂泊之感,就算是荣显已极,他又有多少时间陪伴老婆孩子呢?黛玉幼弟夭折,母亲英年早逝,大概多少也与这种漂泊的生活有关。古诗说“悔教夫婿觅封侯”,为何要悔?因为工作狂的男人是很难顾家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为了追求更高的事业目标,走仕途的男人不得不牺牲一些天伦之乐。对于敏感多情的女子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她们想要的。她们要的是只羡鸳鸯不羡仙。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黛玉自从到了贾家,才真正有了稳定的家庭生活,以及来自男性(宝玉)的体贴和关照。如果宝玉日后也走科举之路,那就必然要重复父亲的老路,那自然是黛玉并不向往的。

况且,林如海算是仕途平顺幸运的。那些仕途上因为违法乱纪或者政治斗争而牵扯受害的人不计其数。林如海做过兰台寺大夫和巡盐御史,他经手的惩办罪官的案件一定不少,黛玉耳濡目染,深知官场凶险,所以宁可选择“孤标傲世偕谁隐”的隐居生活。

她天性喜散不喜聚,所以繁华热闹的排场和享乐非她所好。她选择住在潇湘馆,因为那里比别处更幽静些。她喜欢的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生活方式。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所以,宝玉不追求荣耀显达,恰恰暗合了她的生活方式偏好。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因为她自己见识过,所以反而不那么稀罕。

能看破世俗名利的人不多,所以宝玉因此深敬黛玉。其实他未必知道黛玉为何不劝他追求功名的深层次原因,不过这并不重要。他能毫不掩饰自己对黛玉的欣赏和敬爱,人前称赞不避嫌疑,这就足以令黛玉感动,并引为知己了。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宝玉爱黛玉,是因为她能支持他的理想主义人生。而黛玉爱宝玉,只因为他是宝玉

一直是在脑海徘徊,我试着理解解答:

这也许是跟黛玉的出身处世有关~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其一,黛玉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祖上四代列候,父亲前朝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又点了巡盐大夫,母亲是贾府最受宠爱的嫡亲千金,这两人的天作之合诞下林黛玉,让林黛玉从小衣食无忧,所以这也导致林黛玉对世人所表现出来对功名利禄的追求的不认同~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其二,父母的早逝,转眼姑苏林家府邸便成故地他乡了,让她意识到原来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是过眼云烟,追求了得到了死了也是没有了~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其三,林黛玉喜欢贾宝玉,他希望他能快乐,周围的人都在叫他上进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当官这条路,所有人都想让宝玉飞高点,林黛玉则想关心贾宝玉累不累?

林黛玉父亲为何同意送林黛玉进京

余生很贵,一起吟诗作对~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