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要取消一切酒席,丧葬礼和婚礼无法延期,该怎么办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婚礼、丧葬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但疫情当下,处理这类事情的原则是:

以健康为重,以生命为重,能简化就简化,能延期就延期!

看看最近河北确诊病例的轨迹,再看看黑龙江最近确诊病例的行踪,好多期都是参加了婚姻、葬礼、宴会等引发的传染,其中不乏一家四五口人全都被传染确诊的。

石家庄有一例,举办婚礼的新郎前一天确诊,新娘第二天就确诊了,类似的例子不少,这都是非常惨重的教训。

想想看,去年新冠疫情严重得多,大家也都面临过婚丧嫁娶的 ” 大事”,去年是怎么扛过来的,今年就继续坚持一贯的原则。

具体来说,如果是婚礼,为什么不可以延期呢?只要小两口恩爱,不办婚礼的也比比皆是,更何况,只要你们高兴,以后也可以补办婚礼,对不对?

疫情之下,你们的新婚或许会因为你们的选择更有意义,印象更深刻。想想看,让那么多亲朋好友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参加你们的婚礼,而这一风险可能传染几百人,想想这个可能的后果,你还会坚持办婚礼吗?

同样,对于葬礼,确实这个没法延期,那么一切从简,这个时候不要在意亲戚、邻居的说法,在世时对父母好,这才是根本。当然,在疫情依然不轻的大背景下,我想亲朋好友都会理解你的。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由此造成的后果,相信大部人都承受不起,不能空留遗憾与后悔啊!

在特殊情况下只能一切从简,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的。在关键的时候我们不能给国家添乱。

如果是丧葬礼,我不认为大操大办才是对老人的尊重和孝心,很多人尤其是很多不是很发达的乡村,就算老人生前他们可以做到各种不孝顺,但是在葬礼上他们一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的。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为的是不让别人说他们,但是我认为最好的孝心从来不是从这方面来体现的,我们是一个讲究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国家,所以我认为晚辈们在老人生前的时候多一点陪伴,对她们耐心点,哪怕是平时递杯水,送碗汤都是对老人的孝顺,生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

婚礼我们 这边有些是采取另外挑好日子,当然现在很多人在没有疫情之前也会选择简单化,领了证蜜月旅游。其实在这样的关头我觉得礼节上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一般明事理的都会明白在这样的关头是生死重要还是礼节重要。

如果有收到亲人的红包,等疫情过去可以请他们吃一顿,该还的人情礼节需要做的还是要做。

我的意见是特事特办,能小办绝对不大办,能简单办绝对不复杂办。

你说的酒席取消,大环境下这种事情取消了大家都理解,无非是少吃一顿饭的事,感情到位了谁也会不在乎一两顿饭。

至于你说的丧葬和嫁娶这种事情确实是无法延期,那么应该怎么办?

其实这两类事实质就是做给别人看的,实际意义大么?丧葬类的事情,只要老人在世的时候自己把子女该尽的义务和孝道做好,老人走后,不大操大办谁又有资格说三道四,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嫁娶这种事情,因为很大程度上一辈子只有一次,新人都希望有一个难忘的仪式或者场面,所以不办或者简单办都不是太好,那么唯有延期了!只要两口子感情好,再现在这种大环境下,想必婚礼延期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 最后,就算有人想在目前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大肆操办婚丧嫁娶场面,谁能保证亲朋宾客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来参加呢?只能是自找没趣。

疫情之下,要求取消一切酒席,丧葬礼因为逝者不适合多日停放,必须择日“入土为安”,因此无法延期,但应该从祭奠到出殡一切从简;而婚礼却可以家人见证,家庭内如期举行,简单利索。或者干脆先如期完婚,然后通知亲友取消预订的婚期,重新择日补办的也不在少数!

在农村,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丧葬礼数必不可少,随礼一俩百半文不差,却给事主实实在在省去了一把笔费用。疫情期间一切繁琐仪式全部取消了,鼓乐抬棺和酒席一律禁止,办事人也就稀稀拉拉几个,关键出力的街邻可以领到一盒烟卷外,其余拍拍屁股走人,万事大吉!在疫情期间有老人去世,人们说“老人有德,儿孙有福”,后辈子孙烧高香才能求的此报!而娶妻嫁女的人家,逢疫情婚礼不许举办酒席聚会,除了极少数不愿麻烦简单举行通过的,更有人别出心裁,婚礼玩出了新花样!我有个本家去年定于腊月十九,给儿子和怀胎七月的儿媳举办婚礼,恰好由于疫情严峻,各地封村禁止聚会,于是先把新娘嫁过来,家人简单聚餐一顿,然后通知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婚期退后,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烟消云散之后,渐渐恢复如初,七月时候孙子满月,遍请宾客顺便重新补办一次婚礼,大家吃一顿饭得随俩份礼,真是一举两得!人们私底下议论:收礼收到这个份儿上,真不要脸!这顿酒席吃得憋屈,虽然心里不舒服,碍于情面却又无可奈何!

疫情之下,令行禁止!人们的防范意识并没有上升到自我约束程度,只是迫于舆论道德和行政压力,禁止聚餐聚会分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如今看起来,除了事主有点自然而然,顺水推舟的“益处”,对普通大众来讲,遗风不改陋习未变,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