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大部分过上了好日子,脱贫走上了小康之路,只有偏远的农村还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政府也在扶贫,不久的将来脱贫而富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农村有的地方,人多地少,农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好的自然资源,也没条件搞养殖与种植,单一的农耕生活,还得靠天吃饭,遇到旱灾,水灾,虫灾颗粒无收,农民的生活就不好过,所以很难富起来。农民没有副业,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就很难提高生活水平。
如今农村的年轻人去城里打工挣钱,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环境,农村高楼林立,超市,医院,学校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比城市不得差。
总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的毕竟是少数,那些特困户有低保补贴,解决了困难户的实际问题。
在农村只要有地,勤劳,就不会挨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老来穷,是辛苦种地大半辈子的农民的真实状况。手里没有可以安眠的家底,无收入来源,或收不抵支,甚至负债累累。原因试析:
一是在土地上劳作,且耗费大半辈子,土地比较效益地下自不必说,又要遭受天灾,市场,诸多因素影响,农产品收益不定,且投入的种子化肥农药年年水涨船高,最终收获的产品,去掉成本,所剩无几。且年年如此,年年种地年年亏,谈何收入?
二是,生活生产的巨大开支,各种有形无形的消费支出,掏空了老农民的腰包。农产品的成本费用上面说了,种子化肥农药是刚性支出,而孩子的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教育投资,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支出。要命的还有孩子娶妻结婚的彩礼房子车子支出,为赶上现代人的消费节奏和讲排场比阔气,不惜举外债。家庭苦不堪言,谈何存钱养老。
第三,即或是想法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收入也有限的。要扩大规模,作为一辈子老实巴交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来说,没关系没亲戚没资源,贷款争取补贴方面无异于天方夜谭。要受资金,土地,市场所限,难以有所作为。
以上因素,决定靠自己的土地劳苦一辈子,到头来只能捉襟见肘,难有收获!
农民辛苦种地大半辈子,可到头来还是出穷,为什么呢?高山小朱回答,在普遍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一样,以前上一辈人吃过泥土,没有穿,没读过书,观念成旧,专门靠种地比如我家来讲有 5 亩良田,①种苞谷一年才收成 3 千斤苞谷还算天气好的时候,没有大风吹,如果有大风收成减半以上,②先算投下去的成本,梨土地需要人工与牛,自己没有牛用别人家的一天要 100 元,苞谷种 1 斤 20 一 30 左右,5 亩需要 8 斤,肥料要 400 元左右,中途还需要去施工除草,需要大量的时间,家里着点鸡猪,做饭吃一天就这样过去,一年下来总收入就是 3000 斤苞谷喂两头猪喂几只鸡,猪喂出来买一头行情好管几千,行情不好就几百,还得买猪苗的成本,你们算哈农村人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有多少,③每月基本开支,孩子上学生活费,每月电话费,人情世故,还不讲有个生病啥的,有时候一年下来很多都是付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很多农村人就知足活在当下,老拿 40 年代来比,说那时候没有穿没有吃,现在的条件比起来好多了,所以种一辈子土地还是穷一辈子
1,因为农民种的地都不多,想多种地就要花高价去承包,既使种地了也不是年年风调雨顺,十年九收的。种三年其中有一年受灾,那么这三年就不会挣到钱。老农民都流传:庄稼不收,年年种,早晚碰到丰收年。象这样年复一年,其实挣不了多少钱。
2,耕种投入逐年增高,水田水费,化肥,子种,农药,机械用油,春种秋收雇用机械费用一年比一年高。秋后算账年年所剩无几,遇灾年则赔钱。
3,耕种延续传统模式作业。青年人不爱种地,老年人又难掌握先进机械怎么样使用,并且大多数农民买不起或不想买先进机械束耕种,因为自己的土地不多,犯不着花大价置办机械农具,致使春种秋收不得不雇用别人的机械来种和收,开支增加了,收入相对减少了。并且年年耕种土地产量低,辛苦却很大。想挣大钱很难,他们也不可能。
4,农民大多数人想种啥就种啥,没有个具体的统筹规划的理念和模式,跟风种植,别人种啥我种啥,种地各自为政,不愿相互合作。种地我做主,秋后产品价格别人做了主,很难给出好价钱,打消了其种地的积极性,不想再多承包别人的地来种,年年就固定这点地,既使丰收年,收入也不会太高。不少农民就是解决了温饱,年吃年用,想挣大钱,他们想都不敢想。因此,虽然他们真的辛苦了大半辈子,但真正有钱的人,却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