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话三农】观点: 儿女不对老人好,个中原因无人晓,扪心自问和为高。
我认为,不光是老人没有处理好儿女关系,还有其他原因。
(一),老人方面原因。1,老人自私。农村老人到了老年以后,守着那点承包责任田,握着国家发放的那百十块钱养老钱,没有其他收入。所以即使有两个钱也想着自己用,给子女和孙男第女的很少。有的老人更自私。子女给送的吃的喝的,光留自己享用,连自己孙子孙女都不给,有时孙女孙子连忙把东西藏起来,弄得孩子说,儿媳烦,儿子在旁干瞪眼。我们村有个老太太就是这样,儿媳不理,孙子孙女不进门,儿子在家受数落。2,老人偏心眼。有的老年人在对待儿女问题上偏心眼,不能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喜欢对眼的,讨厌看不惯的。时间长了,两代人之间就有了摩擦,看不惯的对老人不好那是自然的了。我们村有对老人,两个儿子。老人就偏疼小儿子,为小儿子收庄稼,看孩子,什么都干。大儿子家再忙,他们连手都不伸一下。大儿子一家人见老人连话都不说,大儿媳在外逢人就说,大儿子是他们从外边讨来的。3,老人不知足。俗话说,老人知足儿女不嫌。有的农村老人就是如此。吃唱不愁,住行无忧,整天闲来无事,瞅张三,看李四,和人攀比,在子女面前念叨,稍有不适,这看不顺眼,那瞧不上,弄得当儿女的无所适从。天长日久,儿女心生厌烦。
(二),↘子女原因。农村有些子女对老人过分依赖,啃老现象严重。不少青年人成家立业后,还吃老的喝老的,还让老人当孙子。我们村有一对老夫妇,膝下两个儿子。他们在街面上干生意。两个儿子在外打工,两个儿媳除了看孩子什么也不干,该吃了,都到老人那吃,吃完了碗不洗,锅不涮,车子一骑滑下了,老人再忙不搭把,只有要钱喊爸妈。后来老两口一气之下,都不问他们事。两个儿子生气拉巴,媳妇更是在旁边煽风点火,扬言等老人不能动弹也不问事。如今见了,连话也不说,陌如路人,在农村这种情况有的是。
(三),家有俩老,如同一宝。不管怎么说,子女也要体谅老人的难处,尊重他们意愿,让他们颐养天年。人毕竟都是要老的,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在农村有一些儿女对老人不好,是因为老人没有处理好与儿女的关系吗?我看未必。我以为农民出身的老年人有以下几个特点:1 生活节俭,勤劳苦干,认劳认愿,对子女做貢献无怨无悔。
2、文化水平都偏低,说话唠叨,语言表达能力偏差,好说真话直话,有时听者觉得很硬不好听。
3、一辈子为农没攒下多少积累,现在岁数又大了,身体多病日渐老化为家庭做貢献的能力每况日下。
4、社会地位低,对子女没有好的影响力,没有基本生活费,不能给儿女减轻生活负担,反而拖累他们。
5、最主要是这群老人没有退休金,每月百元的收入根本不够花,平常小药不断的吃,时不时还跑医院,即给儿女们增加经济负担又耽误了工作。久病无孝子,咋办?
人都会老的,为什么农村的"不孝"儿女偏多呢?而城市里的"不孝"儿女偏少呢?难道农村的年青人都学坏了,而城市青年都学好了? 本人以为不是的!
人都有把日子过好的向往,怎么能把日子过得好好的呢?钱啊!只有多挣钱才能提高生活资量,如果家庭人口中的人每个人都有薪水而且到月就开支,工资还高月月有稳定收入,那个家庭就不会为钱而烦恼,反之,家庭人口中只有年青人挣钱,在农村种地不挣钱,只有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才能养家,家里的二老年迈体衰没有退休金,这家的生活压力有多大,当儿女的能不心焦吗?每当老人住院看病时,儿女还得误工照顾,这时当儿女的难免有厌烦情绪,可以理解。谁摊上这样的情况会不闹心呢?这能算对老人不好吗?都是钱惹的祸。
反观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衣食无忧。年聆越大开工资越高,每年又按规定百分比增开工资,基数越大开资越多多。一个老退休人员养老金可以养全家二三代人 (儿孙)。儿女既使没有工作的全家生活也有保障,你说,这样的家庭老年人的地位能不高吗?他是全家的财神爷呀!怎敢慢待!
中国的老人都是好老人,对待儿女们的感情都是呕心沥血的认劳认愿的。没有农村和城巿的差别。中国的儿女都是好儿女,都是很孝顺的。所谓农村老人不合处理子女关系是个社会误区。如果也象城市老人一样体面的养老,试想,农村儿女那一点比不上城里的儿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