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历史观点,那就是很多网友都开始理性地看待起三国时期的历史。而且在这期间,还有部分网友感叹道,如果当年诸葛亮没有投奔刘备,而是选择了曹操,那么东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三国乱世,应该是能提前很长时间而迎来新的统一。
在这些关于三国的历史讨论中,笔者发现了一位很特殊的网友,别人都在讨论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后,那取得的成就与地位会有多么的高大。而这位网友却犀利地指出,如果诸葛亮真的投奔曹操,那别说能做出一番成就,就是能否在这滚滚岁月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都是个非常大的未知数。
而他之所以这么说,则是因为他觉得,诸葛亮即使真的投奔了曹操,那也不会有太大作为,理由是曹操已经有了四大首席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而且不管论出身辈分能力,都不低于诸葛亮本身。
这里,如果有朋友对“诸葛亮投奔曹操后,能否挤掉曹操四大首席谋士”感兴趣,可以接着往下看。对于,笔者个人看法如下:
其一,不可能挤掉荀彧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其家族不说如袁绍那样四世三公,但绝对不会低于曹操自身的家族。而且荀氏一族在曹操的老巢许昌可谓家大业大,因而于公于私,曹操都不能将荀彧的地位外放给他人。这里还需要提到的是,诸葛亮祖上虽然也是名门望族,但到了他那一辈早已没落不堪,所以在出身及家世方面,诸葛亮可谓远逊于他人。
曹操曾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 ”般的人物,从这里也能大概地看出荀彧对于曹操的帮助。根据笔者考证,荀彧在曹操麾下的十余年里,先后为曹操出谋划策不下百次,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属制定统一北方的蓝图及军事路线,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提出“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 迎奉天子”等计划,举荐陈群,戏志才等曹魏核心人员等。
综上所述,荀彧对曹操的帮助,丝毫不亚于诸葛亮对刘备的帮助,所以如果当年诸葛亮投奔曹操,那荀彧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成为他的上司,因而诸葛亮是绝对不可能挤掉荀彧的。
其二,不可能挤掉荀攸
荀攸可以算是荀彧的侄子,因为他看到荀彧得敬称一声叔父。荀攸同样出身于颍川荀氏,所以关于他的身世背景,就不做过多解释。荀攸能被曹操纳为谋士,主要是受了叔父荀彧的举荐。如果说荀彧是曹操的张良,那么荀攸就可以称之为曹操的萧何,原因是曹操曾尊敬的给荀攸上了“谋主”这一称号。
荀攸一生总共只给曹操献上过十二条大计,但条条都足以让曹操发生质的蜕变。比如下邳城前献计以水攻吕布,官渡之战前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文丑,袁绍死后献计先灭袁绍诸子。荀攸一生中除了这十二条大计之外,还有成百上千条小计,但因为这些小计谋只有钟繇知道,且钟繇又在去世前没能及时整理出这些鲜为人知的秘闻。毋庸置疑,荀攸在曹魏阵营的地位,同样绝非任何外人可以撼动。
其三,有可能挤掉贾诩
贾诩的出身不如曹操四大谋士中的其他三位(荀彧、荀攸和程昱),甚至就连已经家道中落的诸葛亮都有所不如。但是,贾诩在曹魏阵营中的地位依然鲜有对手,原因是贾诩几乎到了算无遗漏的地步。贾诩早年是董卓的谋士,后来辗转多次并来到了曹操手下。贾诩生前很少为曹操及曹丕等人献策,但只要献策,则绝对可以称之为奇策!
官渡之战前,曹魏阵营没几人同意和袁绍正面抗衡,但贾诩却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贾诩认为应该先安抚百姓,而非立刻征伐,但曹操不听,所以一战而失去半壁天下。
潼关之战前,贾诩献计离间马超韩遂,曹操趁机出兵并一统关中。
后来曹丕询问应该先攻东吴还是蜀汉,而贾诩则说二者皆不可,但曹丕不听,而执意攻打东吴,所以三战皆败。
这里需要提到,贾诩虽然如此厉害,但他却是间接害死曹操长子(曹昂)的凶手,所以诸葛亮如果来到曹魏,那凭借这个黑点,还是有可能扳倒并代替他的。
其四,有可能挤掉程昱
关于程昱的出身已经不可考证,但有一定可以确定,程昱决定不是平民出身,但也不会出自名门望族,因为他于史料上的首次出场,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时年不超过 25 岁 )。程昱对于曹操的贡献很大程度上是在初期,到了后期虽然也很重要,但绝对没有《 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重要。
根据笔者考证,程昱的主要贡献大概有,保护曹操最早的大本营兖州(吕布陈宫叛变,程昱保住了兖州的三座城池),帮助曹操收集兖州民心及把控军中士卒的训练,奉曹操命令击败袁绍二子,帮助曹丕稳定世子之位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程昱虽然对曹操有着比较重要的帮助,但与前三者相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而且程昱与诸葛亮一样都是起身于乡野,所以诸葛亮如果真的来到了曹操身边,而且是在曹操刚起家或起家不久的时候,那么他的谋士地位还真的有可能被诸葛亮所代替,毕竟二人能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最后,关于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那他是否能挤掉曹操四大谋士,笔者个人觉得有可能挤掉两人,不可能挤掉两人。理由如上文所说,荀彧与荀攸不可能被诸葛亮替代,因为他们对曹操有着很大帮助,而且自己的出身也决定了将来的地位。而程昱与贾诩有可能被诸葛亮所替代,则是因为他们一个曾对曹家造成过巨大伤害,一个自身能力远逊于诸葛亮。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