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说鲁能是国安的克星不无道理,但这种“道理”,是建立和偶然和必然的基础之上的。抛开这两方面来谈“鲁能是国安的克星”,只是无哩头而已。
7 月 24 日足协杯 1 / 4 淘汰赛国安打满加时赛后 1 - 2 负于鲁能,很多球迷还有媒体又开始兴奋,纷纷挖出自 2016 年 5 月 29 日鲁能主场 0 - 2 不敌国安以来,已经 38 个月保持对国安的不败纪录。至于两队足协杯上“7 次相遇鲁能 5 次过关”、“最近 9 战国安不败”更是翻箱倒柜般翻出来炫耀一番,以此证明“鲁能是国安的克星”。就像此前的国足与韩国队,从“10 年不胜韩”开始,到 20 年恐韩,再到 30 年恐韩,韩国队早就成了 N 次国足克星了。
但为什么说这个所谓的“克星”,是建立在偶然性和必然性基础之上的呢?
第一、中超之败,源自亚冠,国安负鲁能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中超联赛第 15 轮,鲁能主场 2 - 0 国安。国安这场球看似输得很窝囊,佩莱、费莱尼缺阵,只有格德斯和即将离队的吉尔两名外援,外加归化球员德尔加多(打了 56 分钟),甚至金敬道和吴涵都没有上场。鲁能的首发只是格德斯、段刘愚、德尔加多、周海滨、蒿俊闵、崔鹏、刘洋、吉尔、张驰、戴琳、王彤和守门员王大雷,这基本上就是鲁能的替补阵容。而国安除了雷腾龙顶替停赛的于大宝,全是主力。可为什么输球、并且输了个 0 - 2 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李霄鹏借鉴了上港在第 11 轮主场 2 - 0 击败国安的经验,即佩雷拉在中场用杨世元和蔡惠康专门拦截、搅乱国安中场,依靠防守反击取胜。具体来说,李霄鹏史无前例地安排了蒿俊闵和周海滨、崔鹏来“搅乱”国安中场,再依靠格德斯的个人和全队的防守反击,他的目的达到了。
二是要结合当时的背景来分析。这场比赛的时间是 6 月 30 日,在此前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安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即 5 月 7 日亚冠小组赛主场 0 - 1 全北现代,紧接着 5 月 26 日亚冠小组赛末战客场 0 - 3 浦和红钻。正是这两场失败,特别是后者,给了国安最沉重的打击。亚冠首战,国安主场虽然被对手逼成 0 -0。但那场比赛所有人都看到了,国安占尽优势。而两个月之后的客场双方再战,国安不但输球,还输了个 0 -3,完败!这场失败,国安不但小组即遭淘汰,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
此后,从第 11 轮中超联赛开始,直到第 15 轮与鲁能之战,国安 5 战 3 胜 2 负。不但第 15 轮负鲁能,第 11 轮即开启了“失败模式”。这 5 场比赛,国安共丢 7 球。而此前 10 战,国安也才丢 7 球,包括 1 - 0 嬴恒大。
应该说,国安亚冠之败,败得非常彻底。不但背上“战略性放弃亚冠”的骂名,还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给联赛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效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安的心理比较脆弱、抗压性差,包括球员和主教练。而亚冠失利之后,俱乐部和球队显然低估了这种影响的负作用,在如何调整球员的精神状态、加强心理辅导方面,显然也有欠缺。
所以,第 15 轮负鲁能,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国安的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
第二、足协杯之败,看似必然,却又有偶然性因素,国安依然傍徨
这次足协杯 1 / 4 决赛,双方的阵容发生了颠倒性的变化,鲁能阵容鼎盛,国安则多名主力因伤缺阵。从首发阵容来看,很难说施密特是“战略性放弃”足协杯,因为他还有“后手”,奥古斯托带伤替补上场了,证明他还是想拿下比赛。
但是,国安的传控打法,只有一个朴成根本打不出来。甚至将金玟哉推上前腰位置,与吕鹏构筑中场防线,还有王刚一如既往的右路拼命助攻。双方实力上的差距,显然不可能通过拙劣的变阵就能达到预期目标。边路进攻本来就是鲁能的强项,缺少了自己的进攻压制,只能是让鲁能的边路打得更活,失败就成为了必然。
第三、国安、鲁能的传统打法,确实存在一定的球风相克
为什么多年来国安几乎难以战胜鲁能?除了双方实力对比外,与两队的打法也有一定关系。几十年了,鲁能几乎一直就是大刀阔斧、高举高打,凭着身高体壮体能好、速度快冲垮对手。鲁能这种打法,对恒大、上港不一定有用,甚至与斯威、泰达、卓尔、建业等队对阵时都非常吃力,盖因这些球队同样打法非常硬朗,或者非常强调防守,然后依靠前场几名外援横冲直撞。
这有点像当年的国足,与韩国队几乎逢战必败,并且往往是未战必怯、矮人三分。而一旦对日本队比赛,虽然也是胜少负多,但至少“心里不悚”,输了球还不服气。
表面上看,国安实力不弱于鲁能,主力阵容中也没有北京籍球员,似乎不存在“怯鲁”的基因。但实际上,除了场上的 3 名外援还有归化球员,本土球员全都清楚京鲁之间的历史恩怨。在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保留有或传承着老国安的传统。
这是足球比赛中的一种很奇怪的存在。就像早些年的恒大,它可以打遍中超无敌手,呼风唤雨。但一面对富力,往往有力无处使,还经常输球。即便嬴球,丢球也不少,有时还是“惨胜”。又如恒大对阵日本球队,总是胜多负少。但一跟韩国球队交手,即便嬴也嬴得非常艰难。
可以这么说,国安这种半桶水的传控足球,只要打不出速度,往往就在对手不讲理式的防守和冲击下崩溃。对上港如此,对鲁能也是如此。这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今日头条悟空独稿,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五行中有相克的说法,足球场上也有这种说法。
比如中超队伍中,鲁能泰山就是北京国安的克星。
事实胜于雄辩,且看数据。
从 1994 年中国足球开展职业化截止到现在,两支球队在正式比赛中一共交手 66 次,鲁能泰山以 26 胜 24 平 16 负的成绩占据上风。
再看最近几年的战绩,京鲁交锋 8 次,鲁能泰山 4 胜 4 平保持不败。唯一的遗憾是去年足协杯决赛,两队均是主客场打平,北京国安凭借多一个客场进球拿走了冠军奖杯。
那么,为什么鲁能泰山是北京国安的克星呢?
我认为,客观公正的来讲,五个字:实力加运气。
01
先说实力。
远的不说,自 1994 年成立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以来,球队总共获得顶级联赛冠军 4 个,足协杯冠军 5 个,超级杯冠军 1 个。并获得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第一个联赛、足协杯“双冠王”。
虽说最近四年成绩有所起伏,但作为历年来中超的一支传统豪门,任何一支球队对阵鲁能泰山时都不敢掉以轻心。
02
运气。
运气这东西,很玄学的事情,说不清道不明。
就拿这一场足协杯 1 / 4 决赛来说,如果巴坎布开场六分钟那个反击中的单刀进了,比赛的形势也许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可那个球偏偏就是没进,空门啊!你说这不是运气是什么?
纵观全场比赛,北京国安的机会比鲁能泰山要多,可输球的依然是北京国安。这是不是运气?
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我上网查了一下资料。在众多的说法当中,我找到了最认可的一种解释,那就是:“先天生一半,后天造一半”。
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马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运气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样看来,成为别人的克星还是要具备一定实力的。没有实力,运气不会永远眷顾你。
也许,这就是鲁能泰山相克北京国安唯一能解释清楚的原因了吧。
回答完毕,感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