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祝福》。
鲁迅的文章,历来以辛辣著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给人最大的印象。在他笔下,悲情的,温暖的,批判的,冷漠的都是众生之象,真实到仿佛是人间缩影。可唯独《祝福》,读来不仅不觉得有福,反而有种喘不上气的孤独。
那个夜里,人们忙活了一天,都在安然入眠。一切如此安静,只有雪扑簌簌地下着。“瑞雪兆丰年”,似乎一切都是好兆头。祥林嫂,就在这样的夜或是早上,孤独地去世了。没人同情她,只有人觉得她去世的时间,如此“不合时宜”。
下面,我从《祝福》的作品简介,创作背景,作品分析,思想意义,现实总结几个方面谈谈它的结尾为什么堪称神来之笔。
- 1. 小人物,大心酸。“祥林嫂”的遭遇,丈夫去世——逃出做工——被抢被卖——幼儿夭亡——回来做工——遭受嫌弃——讨饭死去——被骂晦气。一系列,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物的悲剧,和无法逃离的深渊。
- 2. 一个时间,整个节点。“祥林嫂”的悲剧,源于旧社会的封建,源于她自身的妥协,更源于村民的冷漠。她是当时遭受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缩影。
- 3. 一篇短文,写尽长情。短篇小说,没有过多笔墨渲染人物和氛围,却字字深刻,诉尽故事背后的心酸无奈。
- 4. 旧人旧事,新人新看。过去的事,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但对于当下,对于未来,却给人无限深思和启迪。
作品简介
《祥林嫂》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叙写了一个离家多年的知识分子,在农历年回到家乡,寄居在四叔(鲁四爷家)准备过年“祝福”,却见证了四叔家以前的女仆“祥林嫂”猝死的悲剧。
写作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后收入小说集《彷徨》。
20 世纪 20 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下,鲁迅创作了这篇小说。
作品分析
《祝福》篇幅不长,剥茧抽丝般展现了祥林嫂被旧社会封建礼教迫害致死的整个过程,以及整个过程里人们的冷漠与麻木。
祥林嫂,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受尽旧社会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她被逼出逃,来到鲁镇鲁四爷家做佣工。虽然因为“寡妇”身份遭人嫌弃,但因为力气大,勤快又能干,也有一份差事。不料,“精明”的婆婆派人抢走了她,拿走了她的工钱,更把她当成工具,为了高昂的彩礼,把她卖到了偏僻的山村。
“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唯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被卖到了贺家。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人们说她交了好运,她也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因伤寒病复发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行尸走肉,于是,走投无路的她只能再次投奔到鲁四老爷家。
可是人们嫌她“寡妇克夫”有罪,说她改嫁“有罪”,就连老东家即使有几分同情,更多的也是嫌弃。
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姑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她饱受旧社会的苦,丧夫被卖,幼儿夭折,却被定义“有罪”。即使靠自己双手,想用力气换碗饭吃,也避免不了人们的异样看待,似乎她是霉运,沾上就了不得。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即使她的悲惨遭遇,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男人们听了,觉得无趣;女人们听了,鄙薄之余,又不由得陪着挤出两滴泪来,仿佛不那样做,不能显示自己的慈悲,不能凸显自己的善良。可无聊的人们,没人真的体会她的悲伤,她们听到了烦,听不到还要特地寻来,让她说。直到她哭了,自己也哭了,方才心满意足了。
就像一场法事,人们跟着她流出泪来,就功德圆满了。满足之余,也没忘记说三道四地评论,高姿态地指点众生。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直到人们都厌倦了,悲悯之心全无。寻出新的乐趣来,看见孩子便打趣问她,如果阿毛还在,也该这么大了。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即使她不答一句,人们也没放过她。可怜的她,因为嫁过 2 个人,被人安上了“到了阴司也要被锯”的污名。人们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就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
此时的她,不再是能干的佣人,更像是一个无用的废人,还有着一身晦气。人们嫌弃她,鄙视她,唾弃她,甚至践踏她。
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但是,人们非但没有可怜她,还都骂她是一个谬种。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祥林嫂,没有半分祥瑞,她活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一次次顺从,却一次次被揭开伤疤,最终被众人的冷漠和麻木杀死。
临近尾声时,这种情绪被渲染到压抑至极。每个人都成了帮凶,成了害人者,成了“雪花”,只有“我”,冷眼旁观着,以为她是死在这个村里,跟“我”毫无瓜葛。毕竟,“我”只是一个外来的读书人。
痛苦压抑,让人无法呼吸。学这篇课文时,正是高中时。偌大教室里,喧嚣的人声、此起彼伏的翻书声、呼啦啦的风扇声,偶尔传来的掉笔声,似乎都与我无关了。那个热切的夏天,我却备感凉意。也许,是书里下雪了让人觉得冷;也许,是祥林嫂的尸骨未寒让人觉得冷;也许,是鲁镇的人沁入骨髓的冷血让人觉得冷。
终究,难逃人性里最凉薄的寒意。
可行文至此,鲁迅没有怒吼,没有批评,没有一丝恶意,更没有声泪俱下的同情。
他只是,平淡的就像往常说“祝福”一样。
用着极其温和的口吻,坦然自在的语气,描绘了鲁镇的雪,鲁镇的人,和鲁镇信奉的神。处处都似乎很温馨,天地众神祝福着人间,人们期盼着新年新气象。可字里行间,我却看到了那个不幸的,被命运捉弄了一生,被人们恶意的侮辱和伤害了一生的祥林嫂。悲伤和怜悯,渗透肌理: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在这个结尾里,我没看到“祝福”,更没看到鲁镇村民应得的福气。“人,始终为人。不该因为愚昧无知,就可以害人”。鲁镇的村民,一次次把祥林嫂推进深渊,让她无法逃脱旧社会的盘剥,更无法逃脱世俗的折磨,最终死在冷漠如海的孤独里。
“怒气不幸,哀其不争”,是作者的呐喊,更是读者的愤恨!这种“祝福”,与其说是祈福,不如说是报复,它诚意满满,却是为了讽刺:冷血的旁观者,杀人的助力者,根本不配得到祝福!
思想意义
《祝福》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
总结
《祝福》没有祝福,只是救赎。它叙述的是旧社会的悲哀,揭示的是封建的迫害,提醒的却是现在的我们。
无论如何,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人心也在跟着变。我们感慨着鲁迅的“过时”,点评着他的辛辣,更唏嘘着他的“脱轨”。但又有几人,真正能直面社会,能全面看待接纳这个社会呢?
今天的幸福,如果源于前人走过的路,我们就不该重蹈覆辙。起码,不该再用那封建的思想,继续迫害无辜的人。比如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祥林嫂”的悲剧,更杜绝自身成为“祥林嫂”。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活得精彩才够本!
小编最喜欢鲁迅《故乡》这篇小说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是在初中,那也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当时对这句话理解不深不透。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好象还是考试的试题,是问答题。结果这道题也答不出来,没有得到分。
初中毕业后都一直想不明白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后来偶尔又翻开课本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做什么做要付之于行动,没有路就是要开路,勇于开拓进取,“坐而议不如起而行”。就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这四十年来,就是勇于实践,走出一条前人满山红有走过的路,国家才能不断发展。
个人的发展也要敢于付之与行动。要当自媒体人,就立马行动,边做边问,才有成功的可能。请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