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12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国的现役武装力量,分为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两大系统,解放军的组织序列基本符合连、(合成)营、(合成)旅、集团军的世界主流编制名称,之前也有团和师的部队番号,而武警部队的编制就比较特殊,更多使用了“队”这个序列名称,确实需要说明一下的。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武警部队最基层的编制仍然是班和排,但是在班排之上就发生了变化,分别是中队(连级)、大队(营级)、支队(团级)和总队(师级),其中总队已经是最大的常态化编制。军事主官名称当然就是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和总队长,注意啊,武装警察“大队”的编制虽然不多见,但其实是存在的。

个人感觉,这样的编制称谓应是避免军事化色彩较浓的原因,也传承了武警部队前身“公安纵队”的建制特点。一般而言,武警的驻军规模是:县级(旗、县级市)为中队或者大队,地级市(州、盟、直辖市的区)为支队,省或自治区为总队,前些年各省的总队基本升级为副军级。另有各特殊警种的军级武警指挥部,上述单位统归大军区级别的武警总部指挥,所以武警部队司令员多为上将衔。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少校和尚)

既然主官有中队长、大队长、支队长和总队长的职称,那么副职当然就是副中队长、副大队长、副支队长和副总队长。作为主官的副手,这些“副队长”的职能和分工,其实跟解放军各级副职大同小异,比如武警支队,就会设置支队长(正团级)、政委、副支队长(未必只设一名)、副政委和参谋长等一整套班子。

副中队长和副大队长的职责跟解放军类似,根据内务条令,副职主要协助中队长和大队长的工作,当主官因故不在岗位或者在战时出现伤亡时,由副职代理中队长或大队长的职务。在风平浪静的和平时期,副职主要负责部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管理,因为主官要负责部队的全面工作,副职当然就要搞好日常。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在支队以上建制单位中,副职可能会设置两名甚至更多,按排名的话,第一副支队长、副总队长主抓部队训练,第二副职则主管装备和后勤,其实这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惯例。以大家比较熟悉的蒋系第 74 军为例,1944 年王耀武升集团军司令时,副军长李天霞正是在贵州军管区训练新兵,闻讯才赶回湘西。

而在 1947 年的孟良崮战役中,整编第 74 师副师长邱维达也是在后方临沂训练新兵,从而避免了非死即俘的命运,再成为重建以后的新师长。因为在战争时期,蒋军多以主官和参谋长在一线指挥,而副职负责在后方统筹新兵训练、伤亡补充和辎重补给,这也是避免指挥机构被一次性打掉的习惯做法。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两大抗日神剧硬汉)

总体来看,在正规军里面“队长”职称用的最多的是二战日军,并且用的还非常系统化,从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再到临时性建制的“支队”,算是二战期间最奇葩的军队编制称谓。不过日军在联队以下正规部队中没有“副队长”的设置,多以副官和“附”的形式作为助理或者补充军官。

同时日军还另有建制级别不好统一界定的各种“队”,比如独立混成旅团下辖的炮兵队、骑兵队,工兵队,以及守备队、“宪兵队”等特殊编制,在没有准确编制级别的情况下,其部队长多以加藤队长、龟田队长等主官名字来称谓,应该也有“副队长”的职务,至于权责那就是主官的副手而已。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除去上述所列举的情况,战争年代“队”还多为正规军作战序列中非固定编制的单位名称,比如特战队、医疗队(卫生队)、侦察队、宪兵队、执法队、卫士队等林林总总。既然是非固定编制,也没有明确的级别属性,所以主官称为队长,副职当然就是“副队长”了,非要细究的话,那么军官级别看军衔,军官职权看分工,并无一定之规。

半神不神的《雪豹》军迷大多看过,周卫国不就是在虎头山独立团的作战序列内,建起来一个“雪豹特战队”,刚刚组建时周队长还是个八路军连长,再后来成为团长时还兼任着,至于副队长,应该是赵杰还是杨大力来着?时间太过久远,实在回忆不起来了。

部队里的副职一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