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应该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另外一句比较著名的话是“汉字不灭,中华不兴”。
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道家贵族统治者要“吃人”,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作了深刻总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经》的实质,就是道家贵族天生就是统治广大平民(吃人)的,而儒家平民则是按照《德经》被统治的平民排队有序的让统治者去吃,然后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无与伦比的繁衍力保存后代,生的总比死去的多,这样“吃人者”与“被吃者”都可以生存下去,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是儒家的第一理念,为什么要不停的生?因为统治者会一直不停的“吃人”。
这个道理,就像“鸡🐔为什么作为恐龙后裔得以生存?”的问题,因为人们要吃他,人们为了要吃他,就要养他,分步骤的去吃,这样鸡🐔的种群也就得到了繁衍。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以前打了胜仗,都是实行“屠城”,结果打下大都后,姓刘的大臣建议,不如以中原为牧场,对百姓进行“圈养”,方法是农耕,所以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有统御天下万民的思想。
中华的兵法,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一种“农耕渔猎战争观”,我们面对所谓的“敌人”,并不是要完全的消灭他,而是要有序的去“吃他”,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要不择手段的发展壮大他,所以《孙子兵法》实际上是一种“农业兵法”;而西方的兵法,以马基雅维利《战争论》为代表,则讲究直接的消灭对方,不存在有步骤有计划的“吃人”问题,而是简单的“杀人”,所以是一种“游牧窃掠战争观”,《战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工业兵法”。
欧洲为什么以“一型 TNB”为主,是因为在人体内为了对抗寒冷,食物不足的矛盾,选择了有缺陷的胰岛素消亡的模式在个体层面进行自然选择;而亚洲为什么以“二型 TNB”为主,是因为人体为了对抗不那么寒冷,但仍然较冷的矛盾,选择了有缺陷的胰岛素减少,保存植物性蛋白留存的模式在个体层面进行自然选择。
通俗的说法,就是 TNB 实际上是一种人体内的一种战争状态,是一种“人体动物性蛋白穷病”,所以亚洲医生一般都会强调必须改变饮食结构,以动物性蛋白代替植物性蛋白。
《道德经》反映的第二个突出现象是“阿 Q 精神胜利法”的出现。
《德经》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x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古代的“德”的意思就是“服从(被人“吃”)的命运”,最高级的儒家领导者心里是不愿意被“吃”的,是根本不服从的,但为了族群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组织广大平民被道家贵族统治者“吃”掉,所以形式上表现心悦诚服的服从,这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而对于阿 Q 他们这种下层儒家平民,或者夸张为“流氓”来说,虽然担心自己死亡前画圈没有画圆的问题,这仍然说明下层儒家平民形式上虽然服从,实质是没有服从的真实意愿的,这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鲁迅先生对《道德经》的出现后,中华文化的普通民众憎和尚,憎尼姑,憎耶教徒,憎回教徒,唯独不憎道士的现象,因为其他宗教“吃人”是直接讲究供奉的,而道家却是“先将人民养肥,然后有计划,按步骤的去吃”,是一个间接供奉的特例,《道经》主要讲解如何当好道家领导,如何发挥法派的“除魔卫道”,如何发挥道派的“休养生息”,《德经》主要讲解如何辅佐道家领导,上层儒家平民如何“上德不德”,下层儒家平民如何“下德不失德”。
为什么鲁迅先生主张“汉字不灭,中华不兴”?
因为汉字最初的出现,实质上是道家贵族的占卜祭祀工具,很多造字,都带有宗教色彩,比如“人”的造字,本身就有“神”的意思在里面,表示一个“具有完整生育权的成年男性”,而“生育权”具有神的“造物”特性;而如“民”的造字,本身则有“妖”的意思在里面,表示一个“被琢瞎一支眼(以明确奴隶身份)的个体”,不具备完整生育权,繁衍后代的行为属于“妖物”。
现在的汉字简化,实际上就是去除了汉字的占卜祭祀特性,相当于新创了一种文字,属于“老瓶装新酒”的文化创新,就像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名义上是儒学,而与正统儒家学说理论体系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差不多。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从哲学的层面以“道德”为纲要,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实为帝王学,使帝王内具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
一:道
《道德经》中的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道家修行即修道的方法。修道者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物质”、“精神”、“规律”都是“道”的派生物。“道”是先天之本,先天地而生,是自然的始祖,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修真》七古·刘豫州
静坐藏真神思凝,杳冥中里见道宗。
至虚至灵宇宙根,玄景观来觉尽空。
二: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道”虽然生长万物,但是“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听任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道”纯朴、无私、清净、谦让、贵柔、守弱、淡泊,因循自然的德性。圣人能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往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三:德。
老子认为,上德一切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上德表现为无为而治,即不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德,所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有上德的人“无为”出于无意,所以无所不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的人“无为”出于有意,所以无所作为。
《道德经》教导我们,“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四:《道德经》是中国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的形成影响巨大。不读《道德经》,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