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鳌拜我们没办法考证。我只说下《康熙王朝》中的鳌拜吧。
鳌拜号称满清第一勇士,跟随顺治打下天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否则也不会被顺治封为辅政大臣。
《康熙王朝》中提到,康熙初期,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沙哈,遏必隆,分三党,索尼一党,鳌拜一党,苏克沙哈一党,而遏必隆墙头草。慢慢的,随着索尼年老,苏克沙哈因弹劾鳌拜圈地,被强行搞死,最后鳌拜一家独大。
而鳌拜顶多算是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从头到尾也是忠心耿耿,但是就是不想放掉自己手中的权力,这就阻挡了康熙亲政,也就成了康熙的眼中钉肉中刺,鳌拜被搞的没办法了。就当下边的人出谋划策在手中写杀还是废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杀,就鳌拜自己写的是废。当想和康熙妥协的时候也是被小人唆使,美其名曰为下属才出此下策,鳌拜这才出手,才变成了一代乱臣。
以上全是剧情~
小白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弑君?几千年历史中,干这事的人十分罕见。除非旧君已废,新君已立的情况下。现任臣子对现任君主,胆敢真正出手的,恐怕如凤毛鲮角。不服者请举几个例子来辩。
中国传统观念在古人脑子里扎根很深,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理念已经完全成了人们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使不臣之臣野心滔天,也不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被千载唾骂之事。
况且鳌拜还是顺治和当时的孝庄太后钦定的康熙皇帝顾命大臣,已经位极人臣。他和康熙的对话,已是当权派之间的风云对话,只会是表面装逼 + 暗自较劲,不会当面针锋相对。另外,没有史料证据说明鳌拜胆敢欺君篡权,最多是桀骜不驯独断专行吧。
清史关于鳌拜之事多半不可全信。在我眼里,他最多是个不懂礼数的老顽童。比起吴三桂,他还算是满清的基本粉丝吧。
其实大臣想要篡位,必须要有绝对的条件。很明显,以鳌拜的身份和实力还不足以做到。
详细观察历史,你就会发现,从宋朝开始,基本很少有权臣篡位的事情发生。
其实,这和中国古代皇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在唐朝的时候,上朝时还会给宰相一把椅子,一直都清朝官员上朝基本全跪着,很多官员由于经常上朝,波棱盖上都要垫很厚的护垫。
在宋朝时期,赵匡胤三分相权,到朱元璋时期,干脆撤了宰相,到清朝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王公大臣还能决定军国大事,到顺治登基多尔衮死后,皇权又开始得到了加强。
所以,鳌拜根本不具备篡权的背景。
而具体来说,康熙登基时只有 8 岁,主少国疑,如果说废康熙最好的时间,就是他最小的时候,但是在辅佐康熙的四大臣里面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与鳌拜,鳌拜一开始地位最低。如果鳌拜要动手,索尼等人不会不管。
等索尼死了,鳌拜干掉了苏克萨哈后(鳌拜要杀苏克萨哈,康熙同意就杀了,可见在皇权下面,顾命大臣就像蚂蚁一样),鳌拜开始专权,但是,这个时候,康熙已经十四岁了,这个时候鳌拜的贪权与康熙想要亲政发生了冲突,大家知道,只一个照面,鳌拜就被制服了。什么党羽这那的,别说造反,敢替鳌拜说话的人都没有。
另外,鳌拜为什么会杀康熙,鳌拜对清朝贡献还是有的,也不可能称帝,主要康熙认为你可能威胁到我了,所以,必须把你拿下。
清世祖顺治皇帝驾崩前给康熙帝留下四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鳌拜虽然名列最末,但他有另位三位所不具备的优势,战功赫赫。鳌拜是三朝元老,入关前他身先士卒,攻占皮岛,使清军无后顾之忧。松锦大战中,他勇猛无敌,创下五战连捷的战绩。入关后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军,鳌拜在西充战役中杀死张献忠,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因此,鳌拜在辅政大臣中经常倚老卖老,历数战功,诸如老子在打李自成张献忠的时候,你们还在如何如何……当索尼健在时,鳌拜还不敢太过张扬,索尼虽然没有战功却是四朝元老,比鳌拜资格还老,等到索尼死后,鳌拜开始肆无忌惮的把持朝政,打压政敌苏克萨哈、遏必隆。
康熙六年,已经 14 岁的玄烨开始亲政,位居第一辅政的苏克萨哈主动请辞,这样一来遏必隆与鳌拜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鳌拜恼羞成怒,捏造苏克萨哈藐视幼主,不愿归政等 24 款大罪,拟凌迟处死。康熙帝明知苏克萨哈是被冤枉的,却无法保其一命。鳌拜气焰嚣张,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走到御座前执起朱笔,逼迫康熙御批,最终苏克萨哈被处以绞刑,并诛其族。康熙与鳌拜的矛盾至此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鳌拜在康熙亲政前是计划将小皇帝调教成傀儡皇帝,自已做摄政王。康熙亲政后,鳌拜看出皇帝年纪虽小却很有主见,顿时起了杀心。但自从处死苏克萨哈后,小皇帝表现出一副怠政,贪玩的假象迷惑鳌拜,以练习布库(满语里的摔跤)为名招揽了一批亲贵子弟。康熙八年(1669)五月,控制了京师卫戍权的康熙召鳌拜入宫议事,在鳌拜没做提防的情况下被一拥而上的少年们当场擒获,交部议处。部议凌迟,康熙帝念其有功,免死囚禁,不久鳌拜在禁所死去。
解密历史,畅谈奇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头条号:历史茶坊!
各位读者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