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我与下岗同学的事例,虽然他在 50 岁时就已去世,但每看到“下岗”这两个字,我就会不由得想起他来。
甲同学(为逝者讳,以此代替),两口子当时都在县牛奶厂工作,由于甲同学工作踏实肯干,不久便被厂里培养为司机。先是开送牛奶的货车,后又开厂里的通勤车,这在八十年代末期,在这个西部的小县城里,也算是个体面的工作。两口子双职工,只有一个儿子,生活也还算过的去。
谁知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下岗大潮奔涌而来,我们这个县,仅剩下一个区属国营企业,其余的什么地方国企、集体企业,不是宣布破产,就是转卖给个人,整个县城凡是在企业工作的,基本上全处于下岗的境地。
当时的县委书记,被人们称之为“张全卖”。我同学两口子就这样双双下岗,当时买断工龄的钱,我好像听他说过一人是 1700 多块钱,一家人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之中。
因为会开车,同学很快找到了一个给别人开货车的工作,不久妻子也到别人的商店里去打工。跑长途货车,被喻为是当今“三大苦”的工作,长期不在家不说,还赶上当时县城里的下岗工人特别多,雇主将工资压的很低。也是没有办法,同学就这样苦捱了几年,也没挣到多少钱。
由于同学长期不在家,他的妻子,在外面就有了一些非言非语。当然,这种事我也是后来听其他同学讲,我也没有当面问过他。
后来我们公司在这个县城有两个项目,我也被派到这里做项目经理。在一次和个别同学聚餐时,听同学讲,甲同学现在失业在家,夫妻关系也很不和睦,让我看看在项目上有什么工作,让甲同学干干。我听说后,当即让这个同学明天就带他来项目部找我,虽然是初中同学,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但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的。
第 2 天一见面,看到刚过 40 岁的甲同学,已是两鬓染霜,好像 50 多岁的人,我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交谈了一会,得知他过的确实不如意,连社保都好几年没交了,我告诫他来我这里工作后,一定要攒点钱,先把社保补交上,随后便安排他在我们项目上开小货车,每天还管 3 顿饭。
同学你别说,干工作是真没什么说的,用兢兢业业来形容一点都不唯过。但在个人生活上,可能是多年的工作不顺,还有就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他烟瘾很大,嗜酒。为此我特意告诫他,少喝酒,尤其是工作期间决不能喝酒。工作期间到没有发现他喝过酒,但据其他人反应,下班后几乎是天天喝,既然没有影响工作,我也不好在说什么了。
就这样跟着我干了 3 年,后来项目结束,我回到省城公司上班,我又把他介绍到公司在外县的其它项目上工作。同学也很守规矩,在其它项目上工作的也挺好,虽然只是个司机,一个临时工,但也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
再后来,我离开了这家公司,在走之前我还和同学交流过,嘱咐他利用自己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没事的时候再学点设备维护方面的事情,必竟年龄渐老,总开车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同学听从了我的建议,同时我也利用过去的人脉,给他转了个日常维护的岗位。
没几年,接到了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儿子要结婚,请我过来喝喜酒。当时我因为有事在外,就委托另一个同学捎去了礼金外加我的祝福。
谁知 2 年后便传来他身患肺癌,因病去世的消息。当我赶到县城殡仪馆时,望着他的遗像,我真是无语。刚刚 50 岁的人啊,连退休金都没有领上,就这样撒手离去,我真的有点后悔当初让他补交社保之事。
记的有位大 V 曾说过: 看一个国家进步与否,不是看他每年能诞生多少个富翁,而是看他每年能减少多少个穷人。
仅以这句话,来记念我这位去世 5 年的同学,愿下岗职工身体健康,能多多领取得来不易的退休金。
职工下岗了,面临的是再就业问题,会有很多不适应,从最初的打短工摆地摊,甚至背井离乡到处求生存,到今天在各个行业打工,他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报酬,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由于下岗职工大都处在中年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正是经济负担最重的时候,每年孩子的学费,老人的医疗费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面对不稳定的收入,极底的待遇,每年还要承担一万多元的社保医保费用。但人总得要活下去,在怎么难养家糊口和社保还是要交的,只有不管白天黑夜,打工的打工,做小生意的做小生意,拚命赚钱,顽強地生存着。由于长年劳累,思想负担重,这部分的身体状况都不是太好。我认为身体极差,实在做不了的下岗职工,是不是考虑男 55 岁,女 50 岁退休,使劳累一辈子的下岗职工能早一天安度晚年。